逻辑一致性的四个维度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逻辑一致性的四个维度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6-23 10:12

原标题:逻辑一致性的四个维度

时间、空间、人和物这四个方面,在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遵循逻辑一致性,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观察,才能不断进步。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经济学是一门形式逻辑的科学。简单说,就是从最初的公理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这个过程需要每一步演绎推理不能出现逻辑矛盾。

这个过程放在对具体问题的讨论语境下,就是可以不需要“眼见为实”,仅仅通过推理就可以发现某些理论或政策的自相矛盾之处。自相矛盾的地方,往往就是失去逻辑一致性的地方。

如果更具体一点,在经济学问题的讨论中,可以把这种逻辑一致性进一步细分为时间、空间、人和物这四个方面。

时间上的逻辑一致性,是指经济学的理论在过去适用,在现在和将来同样适用。也就是说,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不因时间而改变。

时间上如此,空间上同样如此。经济学理论的逻辑一致性,跨越国界和地域也适用。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学习经济学使用的教科书还是《西方经济学》。这样的书名和表述,很容易让人误解,误以为西方经济学是基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所以只适用于西方国家,而不适用于中国。

所以才有学者表示,西方经济学不能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认为整个东亚的发展和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都不一样。

甚至连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都认为:“这些(西方)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他们看来,经济学理论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和时空条件为前提的,并不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普遍性。很显然,作为科学而言,这种逻辑一致性的缺失是不能被接受的。

逻辑一致性在“人”的方面的体现,可以用孔子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帮助我们理解。

很多人往往是对别人一套标准,对自己又是另外一套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标”。“双标”的本质就是违反了逻辑一致性原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成了“己所不欲,却偏偏要强施于他人”,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人所欲,以己之标准去禁止”。

还有的情况是,以某个民族或者某个阶层来区分,认为文化的不同、阶层观念的不同,导致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无论哪种情况,都忽视了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应该一视同仁,而不应该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逻辑和理论。

最后在“物”这一方面,很多人同样表现出了无法坚持逻辑一致性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一个领域的问题有一个领域的特殊性,无法在本质上找到他们的共性。

比如,近些年来争议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问题,当有经济学家主张这两个领域也应该尽量依靠市场的力量发展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教育和医疗都非常特殊,属于公益领域,公益领域就不应该适用市场规律。

但只要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即便是在教育领域,也有非常成功的民办教育以及职场教育等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医疗领域,同样有很多成功的企业。

综合来看,时间、空间、人和物这四个方面,在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遵循逻辑一致性,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观察,才能不断进步。

(张德勇,作者系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