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6-24 08:59

原标题:“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这是一种深刻的历史睿智。有了这种历史感,就可以始终纵横于历史经纬之间,以宏大视野把握历史,引领历史的发展。

第一,以长远眼光把握中国历史。我们看待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不能拘泥于一个个时间片段、局限于一个个历史王朝,而要着眼于历史长河,从整体发展中抓住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常态。

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本质上是变革创新与开放发展的历史,善于变革、敢于创新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人进行过无数变革,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对于开放而言,中华民族的历史整体上是一部开放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我们不仅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而且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时至近代,变革与开放也同样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鸦片战争之后,为挽救民族危难,无数仁人志士积极主张进行变革。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一系列的变革和革命运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变革与开放的精神品质,展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慷慨悲壮,书写了“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是一部变革与开放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基于“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坚持自强不息、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在新时代,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着力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为各国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了更多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更大贡献。

第二,从全球维度观察中国历史。我们认识当代中国,要有世界历史的视野;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着眼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当前,中国的发展为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开拓了另一条道路。中国道路成功的奥秘是什么?这既需要对中国历史进行总结,也需要立足世界历史的视野,追溯科学社会主义的源头,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之所以要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源头讲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讲起,就是要说明,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重要论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放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中去认识与考察,从世界历史的空间维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背景,我们观察中国未来的方向,仍然离不开对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关系变化的准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历史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与之相应,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也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从闭关锁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二是“一边倒”和封闭半封闭阶段,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基于这样的历史分析,我们既看到了资本主义把世界各国都卷入其中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变化,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艰辛历程与非凡成就。把握了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关系变化的这个大趋势,我们就可以在风云激荡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容不迫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第三,总结历史是为了谋划未来。马克思认为,由现代无产阶级担纲的“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种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才能更好启迪现在、开创未来。

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把握现在。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只有坚持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历史中把握现在,我们才能干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回望来时路,使我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已经过往的路是坎坷的还是平坦的,是荆棘密布的还是洒满阳光的。今天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东方,奔赴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既有古代先贤智慧的深刻影响,也有近现代革命先辈的浴血拼搏,更有新时代奋斗者的不懈努力。读懂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历史,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根基。今天的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注重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开创未来。历史只有放在更长远的阶段去看,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历程,经济全球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中,各国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面向未来,只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如何发展作出的重要论断。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准确地把握我们这个民族、国家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团结一致、志气昂扬地去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

(段妍,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