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读《摆脱贫困》有感

来源:农民日报
2021-07-08 08:55

  原标题: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

  ——读《摆脱贫困》有感(副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脱贫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启示。

  要“弱鸟先飞”自立自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摆脱贫困》多处强调,弱鸟可以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要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坚定乘势而上的信心和决心,解放思想,接续奋斗,努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要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子。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情千差万别,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乡村振兴也不能千篇一律。《摆脱贫困》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厘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尊重各地的实际情况,重视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统一模式、层层加码,要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符合实际的方法策略和发展路径,坚持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要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摆脱贫困》深刻阐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干部行动至上、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要有锲而不舍的努力,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要“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来推动。《摆脱贫困》充满了总书记赤胆忠心、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情怀。他深刻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形成的工作制度。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摆脱贫困》中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我们要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本文为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党支部第二党小组集体学习成果,执笔人:宋浩)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