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碑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让文物活起来:碑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7-08 08:58

  原标题:让文物活起来:碑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自古以来,刻石立碑就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时间看,我国碑刻的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先秦时期,而且跨越时间长;秦汉以来虽然朝代屡经更迭,但碑刻作为一种传统一直没有断绝;直到今天,碑刻这一文化现象仍然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延续着。我国的碑刻不可胜数,绝对称得上是一座无比丰富的文化宝库。今天,如何让这座文化宝库发挥其文化价值,如何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只有不断挖掘新的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才能使文化产业永远充满活力。碑刻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我们不仅要看到古代碑刻作为文物和遗产的一面,更要看到其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面。近年来,由于文博事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地对于古代碑刻的收藏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保护意识的欠缺,有些地方只是看到了碑刻作为文物和遗产的一面,把它们收藏保护起来,结果导致很多碑刻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从资源角度对碑刻文化及其内涵进行挖掘利用,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碑刻从文物和遗产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这样才能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遗产不再被遗忘,为沉默冰冷的碑刻赋予时代的温度和声音,为文化产业的生长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碑刻要实现向产业资源的转化,必须对碑刻蕴含的文化、经济等资源性价值进行细致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作为文化资源,碑刻具有真实性、地域性、独特性、审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可以毫无障碍地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珍贵资源。具体到每一块碑刻,这些特点表现得还要更加生动和丰富。因为每一块碑刻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有故事的,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又是无限的,从而具有了资源的稀缺性、神秘性和巨大的经济潜能,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资源和动力。比如药方碑,除了其碑刻自身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其内容又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依托碑刻而代代相传,护佑着无数人的健康,生命力历久弥新,成为中医产业的永久资源。

  转化为文化名片和文化符号

  文化产业需要多方面的文化支撑,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尤其是要挖掘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文化支撑,在此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将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名片。文化名片往往是一个地方或一个产业的最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标志,可以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衣食住行等日用之物,可以是琴棋书画等精神世界的高雅之物,也可以是地方的历代名人和故事佳话等。继而,文化名片在宣传、营销等各种活动中,升华为一个地方或一个产业的文化符号。作为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产物,碑刻就是这样一种有待展示的文化名片。它的文化信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科学及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称之为石刻的百科全书一点不为过誉。从产业的角度挖掘碑刻文化的信息,融入文创设计,便可成为地方亮丽的文化名片。如魏碑代表性作品《龙门二十品》不仅是龙门石窟文化产业的名片,也正成为洛阳新兴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名片。

  文化名片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当它被人们认可和广为熟知以后,它又可能升华为文化符号。面对包罗万象的各种碑刻信息,更有价值的则是从中发现更多的文化符号,从而为文化产业助力添彩。比如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就可以从许多相关的古代碑刻中寻绎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来。以开发家风家训文化为例,就可以从古代的家庙祠堂碑中寻找优秀的符号性的标志物,如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就是很好的典范,可以把它和《颜氏家训》的内容结合起来,开发出美好家风方面的文化标志或符号,抑或使之延伸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灵感。

  事实上,碑刻作为文化名片或文化符号,早已融入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的主要活动及其产品之中,在旅游业中这一点最为明显。碑刻实际上担任了景点的文化符号和标志的角色。在五岳之首的泰山,大家可能最喜欢在“五岳独尊”石刻前留下美好的镜头,而绍兴兰亭的“鹅池”碑,相传是书圣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合璧之作,也是游客最为喜爱的拍照地之一。

  转化为文化元素和文化产品

  今天,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碑刻虽然是不可再生的文物,但其内含的文化信息是无穷的,其生命力也是不断更新的。作为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碑刻的产业潜能是无限的,它既可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其他产品之中,也可独自转化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碑刻作为文化产业中的元素,最常见的就是碑刻字体被转化到文化产品的文字设计和创意中。各种报刊和广告媒体中常见的魏碑体,就是根据大量魏碑上的字体风格进行设计改造的。自近代以来,魏碑字体作为文化新元素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一直在更新着自己的面貌,不仅成为文字设计中受人青睐的一种主要字体,形成了以魏碑体、新魏体等工艺美术字为主的样式,而且其刚健挺拔的审美风格深刻影响着其他文化艺术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今天,除了传统设计中的文字元素和创意很多来自各种碑刻,包括汉碑、魏碑、唐碑等,各种新兴媒体和软件开发等文化产业也莫不如此。此外,碑刻图式也常常被转化为文化元素。碑刻的图式元素包括碑的结构与造型、雕刻与纹饰、布局与章法等。将碑刻图式转化为文化元素也是当前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理念和实践策略,其常被应用于文物市场鉴定、工艺美术开发、珠宝研发、礼品设计等文化创意产品中,尤其是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让大众重新认识碑刻。

  当然,碑刻直接转化为文化产品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产业开发方式。在一些地方,碑刻已经走上了直接产业化的道路,如出版业中碑刻书籍字帖的大量印行、碑刻书签等工艺品的研发。再如陕西、河南的一些博物馆对少数较有文化艺术价值的碑刻进行了新技术复制,然后打印拓片作为文化产品销售,成为代表当地文化资源特点的商品和礼品,深受消费者和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当前碑刻的直接产业化道路大多处于简单的开发阶段,还需要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对碑刻文化产品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把碑刻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纳入到现代产业化轨道当中来。

  碑刻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其文化产业化实践并不是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对文化的敬畏和挚爱,挖掘其文化内涵、彰显其文化魅力、实现其多维的文化价值。

  (顾涛,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