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辽宁日报
2021-07-08 09:12

  原标题: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实际上,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场致力于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接力赛。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砥砺奋斗,使人民不断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的征程,尤其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百年奋斗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实际上,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造福人民”,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人民的生活面貌不断跃迁,产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之所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利益是否得到实现,人民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是人民是否幸福的尺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一场致力于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接力赛。我们党结合历史特点、基本国情与人民期待,实现“改变旧社会”与“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决心与信念目标,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实行立足于百姓需求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为取得战争胜利而奋斗,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实行土地改革,依靠人民取得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奠定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提高群众的识字率与科教文化水平,基层普及医疗公共服务,打击黄赌毒,革除封建迷信,废除包办婚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摆脱短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奠定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积极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制定我国发展战略目标,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至此,人民生活历经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进阶与跨越,人民需求历经了从“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跃升与拓宽,从注重数量的满足到追求品质的提升,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求,从短缺经济时代的注重速度型增长到全面小康的注重质量型增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面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指引。

  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与生态生活的有机叠加与综合体现。

  就物质生活而言,生存型物质需要是构成美好生活的第一层次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与繁衍生存等满足人民基本生存需要的方面。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生存型本能需要具有基础性意义。

  就政治生活而言,追求民主与推崇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价值追求,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要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期待健全的民主制度与多样化的民主参与形式,要求保障自身在政治生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自身在法律制度框架之内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就文化生活而言,精神文化需要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民族精神、艺术审美等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新期待,既要注重物质层面的“硬需要”,也要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软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人民群众期待更高品质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期待更高品质的文体娱乐活动,为美好生活增添文化内涵,提高生活的文明程度,激发个体创造性与潜能,满足个体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精神文化需要。

  就社会生活而言,主要是关于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公正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社会保障致力于解决老百姓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交通难、养老难、住房难等基本生活需求领域的短板问题;社会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个人生命、信息、财产安全得到保护;社会公正指向人民群众期待公正合理的分配、较小的收入差距、高效透明的政府、廉洁公正的官员、选贤与能的干部选拔、科学规范的法治程序与每个案件彰显执法严格、司法公正等。

  就生态生活而言,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人民群众期待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环保”。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方式,倡导以“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为价值原则的绿色生活方式,让老百姓吃上健康的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住上安全的房屋,过上绿色生活,看得见绿水青山。

  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三多三高”的新特点: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与高品质、高层次、高质量。

  首先,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全面性。我们要建设的美好生活是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单个人也不是少部分群体的美好生活,只有当“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成为美好生活建设的积极主体时,人民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将美好生活形象地概括为“七有八更”,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体现了人民美好生活内容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其次,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层次性。美好生活指向更满意、更舒适、更健康、更和谐以及共同富裕更高层次的品质生活,如果说我们以前解决的是“有没有”问题,那么新时代就要解决“好不好”问题,人民群众不仅要吃饱穿暖,而且要吃好穿好,生活美好。生活的美好性并非抽象的标准,“好”的价值判断凸显的是美好生活由低到高的层次性发展与台阶式上升的过程,美好生活需要从衣食住行等基本层次的物质生存型需要,转向具有高品质追求与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等较高层次享受型需要,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等更高层面的发展型需要。进入新时代,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总体小康提升到为全面小康而奋斗,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其他方面的发展型社会需求日益凸显,开始注重更高层次与更深层结构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始逐步建设更加富裕型社会。

  最后,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长期性。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美好生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目前,在党带领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性因素,比如,经济社会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每个个体对美好生活的主观感受与价值评价不尽相同,由于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个人能力素质不同而产生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美好生活需要也呈现出一定的个体偏好,同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以及每个个体的发展需要呈现出一定差别,如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城市相比,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其主要需求自然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这种美好生活需要的差异性主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表明,美好生活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尤其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天地之大,黎元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是要靠发展,在发展中保证和改善民生。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民生保障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发展为民生保障提供物质条件,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增长与促进民生改善之间的弹力与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要依据经济实力财力状况作出合理的可实现的承诺,使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过高的社会保障福利水平超越了社会承受能力,不具有可持续性;过低则容易挫伤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容易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首先,从生产与需要的辩证关系中把握美好生活的建设路径,不断促进生产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与导航器,优化生产供给,生产发展为美好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其次,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定位与合理解决中把握美好生活的建设路径,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的不充分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高;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影响美好生活品质和人民幸福指数。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最后,从发展理念转变中把握美好生活建设路径,坚持新发展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理念指引,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解决发展环境问题,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资源问题,共享解决发展成果分配问题。其中,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全民性的主体、全面性的内容、渐进性的过程以及共建性的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变“以物为本”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人的发展性指标,应坚持“生产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生产结果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所有人追求“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的闲暇时间、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等更高层次精神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民生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体现,不同群体的民生保障问题既是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做好民生工作应遵循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以重点领域的民生问题作为突破口与着力点。大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牢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民生指标与惠民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心工作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构起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样的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分好蛋糕”既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厘清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完善“两个同步”的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分配秩序,形成合理分配格局,不断消除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又要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利用税收政策、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主要手段,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全民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就业创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文化创作生产体制、环保制度、保障性住房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公共安全体制机制、社会治理体系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