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7-14 09:10

  原标题: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

  提要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未来之中国,必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已经积累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使得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打造了全球的制造基地,成就了“中国制造”;自2010年起,我国便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并在2020年GDP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已成为必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正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时代迈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发展新机制已经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并在世界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

  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使中国迈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显著加强,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已经诞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重大专项引领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整机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应用。中国无疑将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在为我们的发展提供着庞大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截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如期实现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继续缩小。现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希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更好生活的需求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2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历经百年奋斗和探索,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但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一时之间,各种思潮、各种观点,无论中外、不分古今,纷纷登场。但是或者昙花一现,或者无所作为,甚至有试图逆历史潮流者。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力量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只有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巨大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这些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正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正是有了邓小平理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有了这些理论成果,中国才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走出一条成功发展的道路。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妥善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保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机与活力。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再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中国发展的新奇迹,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向前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百年接续奋斗,世纪沧桑巨变。历史发展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今天,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还有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逆转,是因为民族复兴伟业始终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人心所向。

  踏上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篇章。

  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汇聚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干事创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未来之中国,必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陈江生,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