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文化价值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红色经典的文化价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7-19 08:20

  原标题:红色经典的文化价值

  “红色经典”是继古典文学艺术经典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经典之后,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紧密联系的文学艺术经典作品。

  时间性是构成“经典”的第一要素。被称为“经典”的作品通常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与检验。其次是典范性。在内容上,“经典”与时代精神相联系,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体现一定的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主张作品表达“最现代的思想”,毛泽东认为文艺创作要实现“社会生活的转向”。在形式上,“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达到了美学规范的水准。马克思认为文学创作要符合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与创作规律。马克思提出:“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红色经典”与“经典”有着一致的理论内核,同时又有实质性的理论规定,即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表征和表达。对于“红色经典”而言,信仰的价值和文学艺术与“未来”联系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启蒙主义时代和康德的美学理论中,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源于其审美价值。审美形式的纯粹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规定了文学艺术作品是否能成为“经典”。

  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开展了一场有关表现主义的论争,卢卡契、齐格勒与布洛赫等人各执己见,这场论争逐渐上升为关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美学评价的论争。现代美学理论较为系统地论证了文学艺术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逐渐成为文学艺术史和审美教育活动中的经典。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政治价值有着复杂的关系,只有在具体的审美关系和审美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价值才是具体的和有意义的。在20世纪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现代文学艺术经典性的美学原则逐渐形成共识。辩证的、复杂的、与具体语境相联系的审美价值和政治价值成为说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论原则。从美学角度看,对“红色经典”的理论阐发,显然不能局限在康德美学或者各种后康德美学的理论框架中,如果考虑到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简单的现代美学的理论原则也是不充分和不全面的。

  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特殊性,考虑到从延安时期开启的新的文学艺术传统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应该深入而全面地研究百年“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红色经典”的美学依据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角度看,“红色经典”是一个美学的类型和审美对象。从理论上看,文学艺术领域的“红色经典”最重要的美学规定是对社会主义目标的表征,这是“红色经典”与其他类型的现代派和当代文学艺术相区别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学艺术领域的“红色经典”以其艺术性和情感影响力达到了堪称典范的水平。从美学角度讲,用感性形象的文学艺术表征出具有很高的精神性和理想性的信仰和信念的确是件困难的工作。“红色经典”质的规定性之一是用现实的人物形象和平凡的生活材料表征出崇高的精神和不平凡的世界,这意味着对作家和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广度和崇高的程度都有较高要求。只有作家本身的精神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那种闪耀着人性光辉、具有神圣性的情感才会在其作品中再现,从而塑造出具有强大精神力量与深远影响的文学艺术形象。

  延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包括各类大学,其中就有著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开启了党领导文艺运动,在情感和意志层面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的维度上,这一时期,是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时期,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诉求在情感维度上得到广泛而深刻的表达的时期,是世界文学艺术潮流与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多方面结合和融合的时期,是中国社会在最深刻的基础层面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期。文学艺术家们在强烈的情感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下,用质朴的艺术材料和艺术手段在文艺创作中笃定前行。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创造了诸多“红色经典”,并规范了“红色经典”这一新的美学类型的精神指向和美学方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时刻,从世界美学的高度与美学规范的角度思考和阐释蕴含在“红色经典”中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学艺术创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高度重视“红色经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的价值引领和情感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作高度的审美价值与信仰价值相统一的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风”的强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红色经典”所承载的理想具有一种沉甸甸的力量。

  风云变幻,时势更迭。有信念和信仰的文学艺术作品才是我们给予这个时代、给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鼓舞和情感支撑的精神食粮。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的形象和艺术的语言表征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红色经典”成其为“经典”,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理论规定。

  (王杰,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部)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