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大党走向强党的经验智慧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世界百年大党走向强党的经验智慧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1-07-23 08:51

  原标题:世界百年大党走向强党的经验智慧

  政党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普遍形式。世界百年大党强党的兴衰表明:政党强,则国家兴、人民幸福,反之亦然。当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互联网民主赋权与代表性断裂的矛盾、后发国家快速发展与守成大国政党力量式微的对比挤压,诸多新变化使世界政党政治进入新的发展重塑期,人们不禁要问:后政党政治时代政党的吸引力和引领力是否还在?一个政党如何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生命力?以史为鉴,方知进退。我们需要从世界政党兴衰史中汲取养分、避免前鉴,才能强党强国、砥砺前行。

  立魂强魂是大党走向强党的动力指针

  人无灵魂不立,党无党魂不存。政党作为阶级利益驱动下建立的有目标、有纪律的特殊政治组织,阶级性是其鲜明特点,决定了不同政党都有其鲜明政治信仰和价值目标。无论是大党老党,还是小党弱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立魂强魂,党魂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党性立场是否坚定,纲领旗帜是否鲜明,堡垒核心是否巩固。大党老党受制于思想利益整合的多元复杂等原因更是如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凭借有组织有纪律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凝聚起“服从于粉碎敌人的事业”的苏联力量,奠定了苏共连续执政74年的基础。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凭借革命民族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强大意识形态凝聚力而创造了“墨西哥奇迹”,连续执政71年。遗憾的是,后期苏共盲目转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偏离革命民族主义指导思想,最终拱手让出政权,甚至解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东剧变唤醒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党魂的重视和再造。古巴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何塞·马蒂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于2002年以全民公决方式修改宪法,确认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更改。越南共产党也将胡志明思想和马列主义并列为指导思想,采取思想引导、净化风气、反腐整风等方式应对西方“和平演变”带来的信仰危机。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则是通过恢复调整党的指导思想、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党内民主等方式,于落败12年后重返执政地位。

  西方一些政党表面看组织纪律松散,入党简单自由,甚至否认党性,或是胡言非党性、无党性和超党性,但本质上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党性十分鲜明。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其党章或规则中声称要成为开放的、自由的、给予所有人平等机会、不偏袒任何人的政党,特别是其政府国防部和军工企业等利益集团构成的庞大军工复合体不惜挤占大量公共预算,扭曲内政外交,也要满足军火商权势利益的事实,彻底暴露了其资产阶级利益本性。以色列工党为扭转几十年始终无法改变的选举颓势和政治地位衰落,采取的关键举措也是意识形态转向——从劳工犹太复国主义向后劳工犹太复国主义转变。

  一些资本主义政党不讲政党核心,以“派阀”特色为荣,但派系争斗在制衡党内权力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内伤”,日本自民党就是如此,这也成为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丢掉执掌多年政权的重要原因。而后来日本自民党安倍政权之所以能开启“黄金期”,安倍成为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就在于其通过修改宪法延长任期、实施安倍经济学赢得民心、将首相官邸权力空前集中等方式牢牢树立其领导和政党权威,保证了政治稳定发展。

  可见,无论政党性质如何,党魂都是政党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越是发展关键期,越彰显定海神针作用,越是大党老党,越需要固魂强魂。强魂就必须适应政党自身和社会变化,坚定党性、明确纲领、维护核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始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用党性立身、立业、立言、立德;始终强调符合国情民意的最高和最低目标相统一,以党章为党的根本大法引领发展、保证先进,始终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些正是强魂强党的必然举措。

  强基壮骨是大党走向强党的活力源泉

  政党作为阶级的政治组织,其兴衰成败当然与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密切相关。从世界政党兴衰更替与现代化发展内在规律看,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在于政党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谁的吸收同化能力强,谁就能焕发青春活力,否则就将衰败甚至灭亡。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欧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在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中成为13个国家的执政党,演变成当今世界政党格局中力量较强的政治势力之一,就是因为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部分国家的社会民主党顺应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中间阶层增加,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和蓝领工人减少等新形势,将自己改为“代表中间利益的党”,得到了广大白领阶层和工会的支持。不仅是社会民主党,德国基民盟也开始从“贵族党”向“中间大众党”方向发展。英国工党提出超越左和右,摒弃阶级政治的第三条道路,将一个创立之初工人阶级党员占98%的“阶级党”或“工会党”,变成一个包括商人、工程师等广泛社会群体在内的“人民的党”。不仅是西欧政党,日本自民党也通过“利益还原”诱导选民支持,成功地将自身从一个以农民和自我雇佣者为基础的政党转变成为一个“包容一切的党”。凭借对新媒体社会青年选民的吸引,一个由毫无政治经验年轻群体组成的自称“信息社会网络党”的德国海盗党,仅成立五年就以8.9%的选票进入柏林议会,甚至在2012年底激增至35000人,全国民调支持率高达13%,成为联邦议院之外的第一大党。虽然其很快就由于丑闻、分裂等原因在2013年选举中落败,但却再次证明同化吸收新兴社会力量的重要性和威力。

  相较而言,法共和意共作为欧洲共产党曾经的第一、第三大党,面对新变化囿于传统、跟进不足,导致法共立法选举得票从1977年的20%—25%,降至1988年的6.78%,党员也从100多万降至如今5.7万左右,而意共自1991年改为左翼民主党后已不复存在,2016年新意共成立,但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不仅西欧两大共产党出问题,成立于1876年的共产党党龄最长的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用时132年也始终无法将种族和宗教差异巨大的移民工人同化为美国强大的工人政党,最终消失于2008年。数据显示,在170多年的世界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发展历史中,世界上一共存在过1330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遍布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外,曾经拥有超百万党员的还有苏联、越南、柬埔寨等10个国家的共产党组织,但如今只剩约500个共产党组织和中、越、柬、朝、印五个超过百万党员的共产党组织,几乎各洲都减少一半以上,其中西欧减少最多,达到70.2%。

  可见,不断同化吸纳新生阶级和社会力量,就一定能适应发展变化,做大做强。我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三股力量推动下,社会阶层构成发生巨大变化,新社会阶层和新兴群体日益活跃增多。虽然我们已经通过修订宪法扩大劳动者群体,通过推选优秀分子入党、改革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制等政治决策来吸纳保障新生社会力量,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老龄化生产方式巨变,社会结构将迎来更大变局。如何吸纳同化新空间、新业态、新群体中的创新先进力量,以及老年、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支持,盘活存量、吸纳增量、巩固变量,凝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谋发展,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

  党力提升是大党走向强党的能力保证

  国家发展需要综合实力,政党发展同样需要党力保障。不过政党的力量究竟来自何方,各国理解不同。从目前西方政党制度看,多党制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选择。既有挪威、瑞典式的多党竞争、单独组阁模式,也有意大利、法国这样多党联合组阁模式。即使是两党制国家,也是多党并存,两党轮流执政而已。在世界上近160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家里,也普遍采用西方多党制,连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21世纪初也出现了1800多个政党。这是否意味着政党的力量与数量正相关,多党一定民主?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就通过世界政党政治制度比较发现,“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多党制恰恰是最容易招致军事政变的不稳定政治体制。世界著名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调查也显示,近年来世界上最腐败的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9个实行多党制。非洲多党制的后果也是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因此,虽然不能说政党力量与数量无关,但发挥政党力量的关键在于政党质量,而非数量,却是明确的。

  从世界百年大党强党比较发展来看,无论是哪种政党制度,只要这个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提高领导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就能够走向强大。

  一是领导协调推进经济政治发展能力。政党作为政治组织,促进经济发展重在处理战略关系和顶层布局,因此,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关系,尤其是经济与军事、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等问题成为关键。苏联在建国之初通过新经济政策“首先重建党的组织”,然后扩大“党对工业和文化的控制”,使新生政权经受住了考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也是先“整顿党的组织”,再将经济发展列为“党的首要目标”。但在从大党走向强党过程中,苏联却没有正确处理好黄油和大炮、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以致解体垮台。反观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率先开启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使经济与军事、发展与安全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能力快速提高,赢得21世纪发展的先机。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1996年印度国大党因为经济没有抓好,输给了人民党,而8年后,人民党因为公平没有抓好,又输给了国大党。可见,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至关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二是党派合作交往能力。西方多党制为主体的政党格局,决定了党派合作交往能力是影响政治稳定和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定条件下甚至是决定因素。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虽然长期存在驴象之争,但在市场经济、美国信条、国家安全、科技发展等强大政治共识下,二战以来基本保持两党轮流执政,而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共产党等27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的存在,也无法形成一个真正代表工人阶级、统一的、有竞争力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相互间宗派主义严重,合作意识缺乏。再如,日本自民党虽是派系林立的本土最大政党,但自民党内部更具合作性的派系处理方式决定其能长期保持一党独大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而国民党内部对立性派系斗争导致其丢失政权并逐步衰落。另外,近年来西方贫富分化的全球化加剧和社会力量的民主化发展所带来的政治极化现象,也使大多数西方政党的党派合作妥协有限,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极端外交政策就是鲜明标志,这些都给世界政治安全和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党派合作交往不只局限于国内,还体现在跨国交往能力上。如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等都设有政治基金会进行国际学术研讨、人员交流和政策磋商,但法国社会党由于对话更具实效性和平等灵活,比其他政党具有更深入超前的国际传播交往能力。相对而言,一些社会主义小党弱党对国际交往传播,更多的是警惕“颜色革命”风险,抵制多党制或“一党多派”制思潮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而被动管控有余,主动展示融入不足。

  三是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动员和组织“是增强政党力量之路”,动员解决的是政治参与水平,而组织则关系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有序化建设,两者合力才能保证政党的稳定和强大。从现代政党实践来看,如何在动员与组织间保持平衡匹配发展是难题,更是关键。缺乏有效制度支撑的政治动员不利于政治稳定发展。所以“能一身而二任的政党和政党体系”才“可使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并行不悖,而只有赢得民众最大信任的政党才可能一身兼二任。因此,越来越多的西方政党创新联结群众方式。英国工党顺应加强公共服务,缓解治安状况的群众之需发起养老储蓄、防止手机被盗等运动。越共开展“修建情义屋”和“100%认养英雄母亲”运动解决烈士遗属生活困难问题。古巴共产党、老挝人民革命党都规定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定期视察。西班牙人民党的议员也定期与选民见面答疑。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还将个人主页命名为“网络卡梅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与选民互动交流。新加坡国会2010年3月通过法律废止对互联网的政治审查,允许政党和参选人在互联网进行政治宣传。

  四是危机管控应对能力。如美国以整体治理能力为基础,通过法治手段,建立了包括应对计划、协调机构、检验网络和社会应对能力在内的完备而高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越南共产党为应对西方和平演变带来的信仰危机,用严惩腐败高级官员,颁布《海外反腐败法》,开通“反腐数据库”等方式开展了自建党以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反腐整风运动。为应对新媒体时代日益频发的舆情危机,朝鲜劳动党通过媒体诠释宣扬其“先军政治”思想路线,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 “国家因特网管理委员会”,出台《因特网使用七不准》等规范性文件严控网络不利影响。英国工党专门建立负责民意调查的机构以分析舆情、化解危机。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网络党”,实现信息化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新变革。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则专门成立国家意识局来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诸多措施表明各国政党对危机管控的高度重视和能力提高。

  创新治理是大党走向强党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后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世界五大党先后由盛转衰、丧失政权的惨痛事实,表明大党未必恒强,加强政党治理才能持续发展。而21世纪以来共产党执政国家社会主义再造辉煌,印度、南美、南非和俄罗斯“三南一北”成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四大亮点,沉寂己久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也开始奋力推进,特别是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社会主义“中国之治”和资本主义“西方之乱”进一步说明,创新治理是现代政党由大而强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现代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政党作为主导或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组织,越来越倾向于打破传统政党组织边界,而以制度、科技、文化、人才等强党要素为支点进行全面创新治理。

  一是创新制度治理。权力监督无疑是制度治理重点。日本自民党不仅颁发了《道德章程》《政治献金限制法》,还设立了政治道德听证委员会、党纪委员会,用独立调查和质询程序依规查处违法党员。德国社民党通过监察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两个监督机构的设立,党内官员轮换制、亲属回避制、诚信档案制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完善,建构起严密的监督体系。特别是通过党员诚信档案来考察和提拔党员,专门针对有政治地位和影响的精英党员设立退出机制,避免其影响党的形象是亮点。此外,法国共产党也通过民主运行机制改革来强调集体领导,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代替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决策。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在2000年形成了党、政、议会领导人每周开例会共同决策的制度。

  二是创新科技治理。科技是强党之器,利用科技手段强魂强基强力已经成为许多政党治理创新之策。1997—2010年,英国工党之所以能连组四届内阁,与其1998年、2000年和2001年连续发布三份科技创新白皮书密切相关,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工党赢得了民心。2015年大选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正式推出新网站、手机新程序来加强议员、候选人与公众的联系,选民只要输入本地区邮政编码就能查询到所在选区的人民行动党议员信息和联系方式。2020年11月24日,美国共产党在官方网站刊发《加入美国共产党的十个理由》一文,以“资本主义注定要失败”“人民比利益更重要”“坚持经济和股票市场的人民观念”为号召,痛陈美国社会问题和资本主义弊病,以网络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分化对手,吸纳新生力量。

  三是创新文化和人才治理。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移民大国,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大国地位,得益于深厚持久的包容创新文化治理。在政府主导、商业化运作下,支持创新的市场环境,向民间开放的高科技研发体系,以及“面对不确定性执意前行,面对失败无所畏惧”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了大批像马斯克(SpaceX公司CEO)这样敢想敢做的创新人才成长。新加坡独立前,种族仇恨极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采用和解宽容的文化政策,以个人能力而不是种族、血缘和肤色为人才选拔标准,关注少数族群的政治地位和参与权等方式,把新加坡建设成了政治一元、文化多元的和谐社会。而苏联共产党激化宗教矛盾、波兰统一工人党无视330万党员中有约100万天主教徒的事实,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压制宗教的做法,使其发生剧变时已没有社会文化支持力量。

  世界百年大党走向强党的兴衰表明,党魂、党基、党力和党治四大要素的全面科学打造,是一个政党从小变大,由大而强的体系化发展路径。展望加速发展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政党竞争更替不可避免,并决定着大国竞争走向。社会主义“中国之治”已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也雄辩证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高度,我们必须以史为鉴,通过立魂强魂、强基固本、提升党力、创新治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定位与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一体化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再造实践,才能真正以百年大党的昂扬姿态与强大底气,带领14亿多中华儿女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

  (张雪梅,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