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来源:天津日报
2021-09-13 09:04

  原标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使农业强旺、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其中农民富裕是关键。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广大农民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近5.1亿人,占总人口比36.11%,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主体是农民,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都是农民,农民富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让农民富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民共同富裕也只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才能实现。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恒产者有恒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富裕起来的根本之策。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不仅要依靠农民收入的增长,也要完善农民社会保障,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努力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产业兴旺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中之重,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不断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造血”功能,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农民增收与集体致富的“双赢”,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办好村里的事,关键在党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基层的组织细胞,是党与群众接触最直接、关系最亲密的基层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是乡村治理的“压舱石”。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组织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必须选好带头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要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去农民家里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对共同富裕的诉求与期盼。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能干事、干真事、真干事的人担任村干部,提高党在农民共同富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让全体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

  优化乡村治理制度与乡村治理政策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要增强乡村治理制度与乡村治理政策供给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破解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信息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保障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共同富裕的福利待遇。医疗和养老是最具普惠性、兜底性和基础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形式,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农民看病的负担与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更加严峻,对于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要适度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要以完善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与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好农民关注的“看病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要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提升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制度供给,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打造农村精神文化高地,让更多农民在“身有所栖”之后“心有所寄”。要在“马上就办”的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打通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制度与乡村治理政策从农民共同富裕的“绊脚石”成为“垫脚石”。

  做好三次分配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必要补充。三次分配是在完善的道德体系下,高收入群体以捐赠、慈善的方式实现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办法。要在市场初次分配、政府“兜底”二次分配的基础上,鼓励高收入群体以慈善等形式帮扶,切实解决农民因疾病、灾害等原因导致的贫穷。另外,乡贤具有人脉广、资源多、信息灵、资金足等众多优势,是当下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引导乡贤“反哺农村”,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产业、治理水平、乡风涵养等方面积极作用,带动农民共同富裕,采取有力政策让乡贤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归属感。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和弱项在农民,最大的优化空间与发展潜力也在农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农民共同富裕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实现,要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充分估计,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通过富裕农民、扶持农民、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作者:韩园园、孔德永,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嘉宇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