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快落实落细,推动经济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落快落实落细,推动经济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06-21 13:36

  原标题:落快落实落细,推动经济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今年3月特别是4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又在我国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散点多发,同时叠加乌克兰危机、美国加息缩表的国际因素影响,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一季度以来的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国内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更加凸显,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明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15字方针,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为落实党中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23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推出六大任务33项具体举措。紧接着国务院5月25日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随着5月末6月初疫情防控态势逐渐向好,各地贯彻中央精神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复工复产恢复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国民经济开始有条不紊地回归正常轨道。

  深刻把握政策意图,在多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局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好的基本准绳。这三个“要”既体现当前经济工作的着重点,又贯穿着全局和系统思维,关键是在多目标中实现动态平衡。当然,在工作中做好“三个要”之间的平衡,是对各级领导治理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

  各地区各部门准确领会和把握政策要领至为关键。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果疫情不能防住,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就很难保持,国内经济循环就会受到阻碍,经济社会也不能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分秒必争地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去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2022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并作出了全面工作部署。当前更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问题新挑战,又要正视困难挑战坚定信心,针对超预期形势及时出台超常规政策举措。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层面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不断加强相机调控;地区层面则推进政策靠前,在督促落实中央已定政策的同时,抓紧研究政策预案,因地制宜,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有利于恢复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各项措施。

  与此同时,管控好房地产、资本市场、平台经济等易发高发经济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仍然不可懈怠,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落实落细政策举措 在超预期中稳住经济大盘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5.5%左右,这是高基数基础上的中高速增长,主要考虑的是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也是要与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在各方面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GDP同比增长4.8%。

  但二季度受疫情对国内主要经济城市的严重冲击,叠加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超预期影响,4月至5月,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重要经济指标明显走低,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的部分重点区域,许多市场主体特别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遭受很大生产经营困难,不少地方财政收入下滑明显,二季度经济增长自然下滑也会很明显。

  在当前疫情走势逐渐向好的态势下,必须紧紧抓住重要的时间窗口期,时不我待地推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各地也要政策靠前、措施靠前、行动靠前,落快落细落实中央各项稳经济举措,并根据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出台相应政策、贯彻好重要政策,力求把各项损失补回来,尽快让经济回归到正常轨道。

  国务院出台的六大任务33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的着力点,在于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以此托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主要政策措施看,财政金融政策的落脚点在于稳住市场主体保住就业,最大力度地助企纾困。比如,中央财政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并加快落实全年专项债发行落快落地,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央行则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对汽车央企发放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人力资源部门在稳岗拓岗、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方面,也加大了各项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力度。还适时推出特定部门如航空业的专项债券发行,一律取消制约货物运输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等。相应调整了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加快办理保供煤矿手续,还开工了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等等。

  《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近日公布,包括8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着力持续加力助企纾困和营商环境优化。《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6个方面45条精准高效、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措施。其他地区为稳经济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也开动脑筋,尽锐出招。

  从中央到地方,稳经济政策有速度有力度,但接下来落快落细落实早见成效至为关键。这就需要各地区各部门毕力同心,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保持战略定力耐心 锲而不舍地实现全年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尽管当前我们面对疫情高发、地缘冲突、美国加息外部环境三大挑战,也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国内发展的三重压力,特别是受疫情冲击当前经济运行遇到较大的困难压力,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作出“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要论断,是我们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的底气骨气志气所在。也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每一位党员干部担起“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继续发扬历史主动和改革创新精神,保持战略定力,上下同心协力,抓住主要矛盾,细究发展规律,讲求科学方法,能够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既胸怀“国之大者”又“致广大而尽精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中国发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胡敏,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