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价值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6-22 08:50

  原标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所说的“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指的就是为人民大众寻求自由和解放。为着这一目的,自1843年主编《德法年鉴》开始,马克思逐渐转入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分析研究资本主义运行逻辑及其必然结果,为建立人人共享的人类新社会寻求可能性,这也是马克思在随后的《巴黎手稿》(1844年)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阐明,其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改善民生;建立规模宽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意志凝聚而成的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文明文化的繁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现实的人”,即“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已经雄辩地证明: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马克思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到主观领域去寻找,而只能到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相联系的实践中去寻找。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学于众人,斯为圣人。非众可学也,求道必于一阴一阳之迹也”。也就是说,道在人民生命实践中。道来自实践过程,理论要顺应实践,只有领会了实践,才可探究理论,才可以到群众中去。这种实践品性,也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启示我们,真理如不来自大众实践,脱离实践的设计就容易出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真理来自人民的实践活动。没有实践基础,任何设计只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评判和检验工作得失,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秉持公仆之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同志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作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回答了党的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看作党的一切力量的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答了党如何领导群众的根本方法问题。与人民融为一体,体察民情、听取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理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的重大使命,应坚持与时代同步,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深刻反映时代巨变,感悟描绘时代精神,以精品奉献人民;应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关心群众的生活实际、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自觉把学术追求与人民需求联系在一起,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远大抱负。

  (作者:段钢,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