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打造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来源:海南日报
2022-06-23 10:59

  原标题:打造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海南自贸港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省第八次党代会在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海南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风口”。如何借助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有利的政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在守正创新中发展壮大,建设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自由贸易港,打造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文化软实力的新名片,成为海南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海南文化产业现状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风情、天然的旅游资源禀赋和一流的宜居生态环境。近年来,海南发挥优势,主动谋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十三五”期间,海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效果逐渐显现,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新兴文化产业比重持续扩大,影视产业成为靓丽名片,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深入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但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相比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呈现“南北集中、东西薄弱、中部落后”的态势。再如,文化产业创新驱动不足。海南对五公祠、海瑞墓、冼夫人庙、东坡书院、琼台书院、古崖城、王佐故居等历史遗迹虽作了修复,但在招引文化项目、设计文创产品、打造遗址IP方面力度不够;对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缺乏产业规划和运作。又如,文化产品国际化水平低。优质文化产业资源没有更好地转化成品牌效益、高附加值收益,缺乏在全国乃至全球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文化品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辐射效应。

  海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

  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海南建省时间虽短,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产生了包括热带文化、海岛文化、黎族文化、流贬文化、南洋文化、归侨文化、移民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渔家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特区文化等在内的多样化文化生态,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文化资源。

  文化独特,魅力彰显。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南独特的文化气质。海南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32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00多项,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文彰旅,以旅兴文。海南的滨海资源可媲美夏威夷、巴厘岛等旅游胜地。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可融合发展形成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是政策优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独特政策优势,包括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资金支持、土地使用等各个层面,可有效推动海南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文化企业改制升级、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

  其中,多项文旅产业所需的游乐场所娱乐设备,可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该政策优势将吸引主题公园、休闲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大型装置的演出项目聚集海南。海南还是国产网络游戏属地审批省份,可推动网游公司和电竞产业向海南集聚。

  同时,中央12号文件指出,允许外资在海南试点设立在本省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允许外资在海南省内经批准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该项政策有利于引入国外演艺资源。海南为59国人员提供的30天免签政策,也可为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交流活动提供便利。

  此外,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支持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鼓励创新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模式等,有利于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海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海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推动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海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展示海南形象的重要名片。要对标国际一流,融入中国元素、海南特色,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可集合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以乡村民俗展览、乡村民俗节庆、国际乡村交流等为抓手,打造一批集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主题项目,让文旅融合“潮”起来。深挖琼剧、临高木偶戏、黎锦、儋州调声、崖州民歌、黎族传统乐器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文化创意类特色旅游商品。同时,借助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加快“文旅+乡村”“文旅+农业”“文旅+康养”“文旅+体育”“文旅+会展”“文旅+婚庆”等融合发展,实行产业链接、优势互补。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及文化消费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的新趋势,积极实施“文化+”跨界融合,拓展文化产业创新业态,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探索“企业产业引进来、文化走出去”文化服务贸易新模式,推进“文化+金融”“文化+投资”“文化+科技”“文化+文创”“文化+教育”“文化+传媒+影视”等融合发展,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网络娱乐、电子竞技、线上演播、动漫游戏等新业态、新经济,打造对标国际、具有中国特色、立足海南的自贸港文化产业链和生态圈,以新模式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高地”。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应主动开文化展示之“窗”,搭文化交流之“台”,拓文化贸易之“市”。首先,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吸收和借鉴全球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建立合理高效、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搭建国际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际文化贸易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提升国际文化产业能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其次,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及中国(海南)国际商品博览会、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和国际电影节等,积极开拓国际艺术交流市场,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品牌,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竞争。此外,海南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琼籍海外侨胞多达300万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推动海内外乡亲在经贸、旅游、文化、联谊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海南故事。

  推进“人才兴文”战略,打造文化强省。人才是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首先,应借鉴其他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地区的经验,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选拔和培养机制,大力培养既有海南特色又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其次,通过大型企业来引进人才。近年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进驻海南,不但给海南带来了资本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高级专业人才,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再次,逐步健全本土文化人才骨干网络,大力培育民间乡土人才,加强对非遗传统工匠、农村文化人才等的培育,推进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增添羽翼。

  (李孟伦,作者单位:海南省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