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来源:南方日报
2022-06-28 11:01

  原标题: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广东,多次围绕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在城市建设中,市容环境是重要方面,既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面子”,也折射出城市治理的“里子”。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离不开城市治理的改革创新,必须秉持细心、耐心和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近年来,广州坚持用“绣花”功夫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创新升级,推进城市容貌环境建设高品质发展,以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门前三包”共创共建共治城市环境

  “门前三包”制度,又称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首创于广州,推行至今已有38年。其通过界定责任人、责任区、责任义务等,调动和发挥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促使其履行保持环境干净、保持容貌整洁、保持秩序良好的“三包”责任,推动构建城市容貌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从实践来看,“门前三包”有效促进了各方有序联动,逐步发展成为富有广泛人民性的城市环境治理平台,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协作的共治机制。《2021年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知晓率及告知书签订率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广州市民知晓“门前三包”制度,告知书签订率接近100%。治理格局上,各市直部门不断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行业管理优势,督促学校、物业小区、交通场站、集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基层,借助综合网格化体系,形成镇街督导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报到党员、村居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的全民行动。

  “门前三包”有效凝聚了共治合力。根据《广州市推进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全民行动计划(2021—2023年)》,责任人、管理者、监督者以及广大市民群众各司其责、有效互动,“全城动员、全民参与”的共建氛围日益浓厚。统计显示,2021年“门前三包”样本镇街打造工作助力解决市容环境卫生重点、难点问题45632宗,有效遏制了各种市容环境秩序乱象。借助“门前三包”,各方合力共创共建共治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

  多措并举推进“门前三包”精细化

  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州市政府近年来创新升级“门前三包”制度,从管理网络、宣传教育、监督激励、治理技术四个方面多措并举推进“门前三包”精细化。

  一是完善属地管理网络。吸纳物业服务企业、农贸与专业市场管理者、镇街志愿服务组织等进入管理网络,依托社区和网格增强属地管理力量;积极将“门前三包”建设成为市场监督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系统共享的平台型政策,提升属地系统间的协作共治水平;探索创建商户自治联盟,增进属地管理网络的治理效能。

  二是提升宣传教育实效。加大对多元管理主体的培训力度;借助新媒体、商户微信群、平台推送、有奖竞答、动漫表情包等多元渠道和方式推进常态化宣传教育;加大“门前三包”制度提升镇街营商环境、产业聚集的典型案例宣传,提高责任人对制度的价值感和遵从感。

  三是优化监督激励方式。积极发挥商户自治联盟的自治自律监督以及媒体和市民的投诉举报监督作用;推动第三方监督力量与属地管理网络的周期性面对面反馈,明晰第三方的监督标准,形成工作共识;设计契合商户经济利益的政策激励红包,加大对“门前三包”制度遵从的正面激励;挖掘落实“门前三包”的党建引领元素,发挥临街商户中的党员模范作用,设置流动红旗等显性载体,实现经济价值激励与荣誉价值激励的统一。

  四是深入探索智慧治理经验。运用新技术,开发和利用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管理系统或应用程序,集成管理、监督、激励和执行政策措施,建构线上+线下制度运行环境,增强政府、公众、社区、商户等主体对于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的制度黏性,驱动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从以政府为中心走向以属地管理网络或社区为中心,提升制度执行的效率、参与度和公平性。

  “门前三包”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治理的价值依归。立足于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导方向。“门前三包”制度实践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治理首先要回答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人民城市”理念是对城市治理主体与治理目标的深刻阐释。通过“羊城最美商铺”评选等活动营造“全城动员、全民参与”的氛围,在工作上关注市民知晓率和满意度等,“门前三包”实践说明,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依靠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才能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激发城市治理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促共治。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必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强化多元主体协同,以共治机制凝聚共识、协调利益、整合资源,推动实现科学化治理、专业化治理。“门前三包”制度执行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政社互动、政企互动、政民互动联动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大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实践表明,着力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结构,协同共治才能提升城市整体治理水平。

  坚持智慧治理助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嵌入城市治理全过程,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双向赋能,有助于驱动治理结构重组与治理流程再造,构建智慧治理模式。“门前三包”所涉及的管理情景具有空间开放、时间延续、流动性强、数据量大等特点,是现代科技介入、探索城市智慧治理的重要领域。实践证明,城市治理现代化应着力以科技创新及应用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强化“城市大脑”建设,推动智能识别、数据决策、网络协作等方面持续变革,在城市管理精度、城市服务效率、风险防范准度、实时响应速度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作者:蒋红军 系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