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 晓:转基因大米违规入市漏洞何在
//www.workercn.cn2014-07-29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超市随机购买5种大米,其中3种检出转基因成分——央视近日播出的《新闻调查》栏目揭开了武汉米市上的“转基因乱象”。报道还援引上海某食品加工企业总经理的话说,除了武汉,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一带的米大部分都被转基因“污染”掉了。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安全,目前尚未取得共识。而从国家政策与法规层面看,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种植,也没有批准转基因大米进口。这意味着,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和米制品都是非法的。如果上述报道所言非虚,一些地方转基因大米的生产、流通、销售显然已近失控。

  转基因大米违规入市,暴露出多个环节的监管漏洞。

  首先是稻谷育种环节。研发转基因稻种,需要相当程度科研水平和试验条件,而非一个“土作坊”就能搞定。既然国家法规不允许商业化种植,那么作为高校院所专利成果的转基因稻种本该妥善保存于实验室、库房,用于科学研究,可现实中,却通过种子公司等渠道向外泄露,这个缺口如何打开?是谁打开?由谁监管?有必要通过这一事件查个水落石出。

  其次是稻种的流通环节。转基因稻种因具有抗病虫害能力,节省农药和种植成本,因而受到农民和种植户欢迎。但众所周知,转基因作物没有自我繁育能力,也就是说,农民或种植户在种下一季转基因水稻后,必须再次购买种子才能种第二茬。记者调查中,转基因稻种在武汉当地的种子门市部就有销售。被禁止的转基因“问题种子”究竟由谁培育制造又是怎么流向市场?其生产和经销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这也绝不能成为法规追责的盲区。

  最后当然也是大米上市之前必须要过的一关:出厂检测。熟悉粮食流通的人都知道,目前市场销售的大米,绝大多数是由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农民和种植户所产稻谷加工后上市的。法规不允许销售转基因大米,但实际上,在我国所制定的大米出厂标准中,却并不含有转基因的检测项,所以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都不会对出厂大米进行该项检测,这就导致即便有一些大米含有转基因成分,大米销售商和消费者都无从知情。说这道监管形同虚设,毫不夸张。

  堵住转基因大米违规入市的监管漏洞,亟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严查重罚、举一反三”。实际上,今年 5月27日,农业部就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法严厉查处非法生产、加工、销售转基因种子行为”,只盼各地从速落实,尤其要把“严厉”两个字落实好。至于有专家学者喜欢援引美国销售使用转基因食品的例子,以证明“食之无害”,倒不妨先学学美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是如何立法与监管的,把这方面先做起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