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胡宇齐:高校应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实阵地
//www.workercn.cn2015-10-21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座谈会近日召开。会议就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肩负的使命、面临的形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构筑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之上,寄托着我们先辈的崇高理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命之本。回顾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始终致力于坚持、发展、丰富这一理论体系,并以之指导实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我们已深刻认识到,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运用得好,党的事业就能取得进步;什么时候放松、放弃了思想理论武装,党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有倾覆之虞。

  高校是知识与文化的集散地,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大批青年学子和智库人才活跃于此,他们的个人追求、研究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对于这块求知欲、探索欲极强的思想高地,正确的、积极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消极的观念就会趁虚而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校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夯实思想根基、筑牢思想防线,对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理论建设成果显得尤其重要,须臾不容耽搁。

  就目前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境遇”实在难言乐观。由于某些不得法的“假大空”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了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存在,“学生不愿学、老师不会教”的客观情况,又导致误解积深。而一些相关研究,或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或敷衍潦草、断章取义,难以起到解疑释惑、研机析理、澄清认识的作用。学习、研究、宣传本应相互支撑、环环相扣,而如今种种问题交织、叠加,先进的科学理论被抽空、被异化,显然难以融入生活、指导实践。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巨大鸿沟,强调理论自信,强调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当下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深刻回答,不断进行的新实践、新考验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进行引领。置身思想多元、观念多变的社会环境,汇集共识、凝聚人心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为我们的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此之时,只有进一步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在更大空间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我们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才会始终拥有最坚实的思想保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