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毅松
//www.workercn.cn2015-05-08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对于形成和构建民族共同体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华民族是历经数千年来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凡是有史以来生息繁衍、共同发展于中国大地上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着坚实、深厚的历史基础,这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中国文化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总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汇聚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多领域的文化成果,也凝结了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传承和积淀下来的理念、情感、精神。中华文化是在历史与现实中众多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凝聚升华、丰富创新的结果,是多样的统一体。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是有史以来的各民族人民,是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实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内涵,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充满了生机活力。

  我国地域辽阔,从人类早期活动来说,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化石及活动遗址即有3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多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都表明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各地,而不是只起源于一个地区的。到了夏朝建立之时,除了夏族之外,在其周围还有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等其他民族。而后,汉族长期生活于以中原为核心的地带,而匈奴、乌桓、鲜卑、羌、百越、柔然、蛮、僚、突厥、回鹘、吐蕃、契丹、室韦、党项、女真、蒙古、满等先后出现的众多民族居住在汉族地域之周边地区。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人口众多,从事定居农耕生产,建立了秦、汉、宋、隋、唐、明等多个封建王朝,守护了中国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国土疆域,实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兴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诸多其他民族在周边地方守土拓疆,特别是北方民族在势力强大时,入主中原,建立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并以他们各自特有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化是在历史上由汉等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历史延续、继承、发展的积淀。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由古代民族直接地或间接地继续和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经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的。在各民族当中,汉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为少数民族。汉族在中国现代革命、建设和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中是中坚力量,发挥了骨干作用。55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以他们特色浓郁的文化内涵、风格,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样丰富的光彩。

  中华文化认同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

  文化认同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历史上,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自然环境阻隔,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挑拨,都给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应有的文化认同设置了障碍。但是,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认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就曾提出匈奴、东越、南越都是“夏后代之苗裔”。东汉史学家应劭记载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京师皆竞为之”。中国历代史学都有尽其所能记述少数民族历史的传统,有的甚至专门撰著少数民族历史,比较自觉地来记录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这些都体现了中原地区汉族文人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国历代王朝,都不间断地官修了二十四史,承袭、维护了“天下一统”的历史传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厥启民可汗弃胡俗从汉风,“胡人有妇能汉音,汉女亦能解胡琴”,以及不同朝代实行“因俗而治”、辽代“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忽必烈的“帝中国当行中国事”。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也与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或若干小国同时并存,或南北朝对峙,或建立一统天下的国家等多种复杂反复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是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到再统一的过程。今天完整统一的中国,不是哪一个民族完成的,而是各民族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国历史发展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它是各民族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进的过程。从民族关系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矛盾、冲突、战争是时有发生的,但是从各民族的矛盾、冲突、战争与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和谐交往的时间相比,后者比前者的时间长很多。甚至有的民族战争就是为了加强经济文化交往而发生的。促进经济联系与往来,实现经济互补、互助,和平友好,是维系民族关系的牢固纽带,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因此说,历史上各民族和平相处、和谐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灾难和生死存亡的边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主张民族平等团结,组织动员少数民族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团结各民族各阶层一致抗日。共同的命运把各民族人民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他们结成血肉相依关系,加强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支援与合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保卫民族生存与自己家园,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增强了各民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当代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决定了中华文化认同具有丰富内涵。中华文化认同包括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走过的历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反对把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排除在中国之外,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认同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根基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包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键。多民族历来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统一的、多民族这一基本国情也必然要求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56个民族共同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维护各民族团结的精神保障。其中,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增强对于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认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筑了国家认同的基本内容。“四个认同”的根本目标就是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伟大中国梦。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中华文化认同既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所必需的。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还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同样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要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塑造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