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热点思考】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郑荣胜
2020-06-15 07:23:5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笔者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坚持坚守、敬业精业、专心专注、创新创造、至善至美、无私无我。它是激励广大职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促进社会发展:木匠祖师鲁班、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发明者毕昇、造桥匠师李春……我国自古以来从不缺乏工匠精神,因为它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源。早在2300多年前,《庄子·达生》篇中就记载了一位鲁国木匠梓庆,朴实无华地述说了一位中国匠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专注守心,物我两忘,执着技艺。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技能报国的外延,是新时代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广大职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笔者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24个字:坚持坚守、敬业精业、专心专注、创新创造、至善至美、无私无我。

  坚持坚守的坚毅精神。通往技艺顶峰的道路是艰苦卓绝的,每一名工匠都是攀登路上的“苦行僧”,是行动上的坚持坚守者。若无坚毅的心性,便会被手艺的孤寂打败,若太热衷于名利,最终可能一事无成。只有拥有了坚韧的心智,才足以应对内心和外界的挑战。工匠们以“执一事,终一生”为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辛艰苦、百折不回。

  如今,不少企业热衷于“赚快钱、赚眼球、赚流量”,盲目跟风、放弃主业。其实,越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时期,越要克服心浮气躁,而工匠精神恰恰是一剂保持清醒的良药。想要成功,要有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工匠精神。放在今天来看,只有坚守主业、不断创业,才有累累硕果。

  敬业精业的职业精神。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精业的基础,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热爱、敬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业则是敬业的升华,是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雕细琢。如果说劳模精神侧重于爱岗敬业,那么工匠精神则侧重于精益求精,两者的精神实质高度契合,相辅相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办好职业学校的“敬业”教育,广泛开展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核心的“精业”培训,深入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大赛。

  专心专注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功名所累,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是“艺痴者技必良”的追求。风靡全球的“1万小时定律”,核心内容就是任何人专注在一个领域,经过1万小时的努力,都可能成为专家。我国的制造强国之路,就需要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

  我们要把“心无旁骛干事业,专心致志搞工作”的精神推广到各行各业,大力倡导“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业精神,只有内心专一,笃定前行,才能干出一番成就。工会工作者尤其应带头倡导专心专业、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创新创造的开拓精神。创新创造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特质和灵魂。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一直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传统工匠精神强调传承,强调手艺代代相传,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只有创新,工匠精神才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样,只有创新创造,才能引领时代风尚。目前,杭州市紧紧围绕“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目标,开创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需要有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

  至善至美的品质精神。至善至美意味着最实在、最完善、最美好,这应该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相较于当下一些产品的“快餐化”,工匠对品质的追求则应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比如一个延续百年的传奇品牌,一种薪火相传的先进理念,一项全球遵循的行业准则。要做到这些诚然困难,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加弥足珍贵。

  我国制造业门类众多,数目庞大,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以追求卓越品质精神来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引导企业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达到经济提质增效、动能新旧转换的目的,最终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飞跃。

  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无私无我意味着把追求融于生命之中、把奉献视为毕生事业。工匠精神的伟大,恰恰在于不起眼的平凡。工匠以无私无我之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平凡的起点笃定出发,沿着明确的蓝图步步向前。

  工匠精神的内里,一向注重匠人的品德修养,将道德与技艺、个人与国家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我国传统工匠文化里,有德艺双馨、德技相生,两者相得益彰。新时代,要开掘工匠文化的精神内涵,大力弘扬兼具“道、德、艺”三者融合的工匠文化,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氛围。

  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曾造就民族的空前繁荣。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回到中华民族的传统当中去提炼和梳理属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并将之弘扬和传承下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作者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编辑: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法律与制度供给保障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

    就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林嘉。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