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历史的航向与“文化的长江”

夏斌
2019-12-20 11:27:51  来源:解放日报

  解放周末: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文化误读。

  张国刚:中国有个成语叫“郢书燕说”,讲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郢书燕说式误读比比皆是。

  但误读有时也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在不同文化相遇之时,每一种文化都希望完全展现自己,同时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接触的双方都不由自主地试图透过自己的眼睛审视对方,试图把对方收入自己麾下。这个打量的“眼光”包含着自家的视角、自家的价值、自家的需求,“相对论”者和“不可知论”者都在这里找到了驰骋思想的话题。所以说,文化误读也是文化创新。

  这种包容、自信,归根结底跟实力的强大有关系

  解放周末:唐朝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最频繁的一个时期。您长期专研唐史,唐朝的开放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张国刚:确实,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中外文明交光互影、双向交流表现得最为热络。

  其中,西域方面的交流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北朝时期中西交流的进一步提升和扩展。入华粟特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地融化于华夏。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商业纠纷,胡人识宝的唐代传奇小说,唐三彩深目高鼻的胡人商旅团队陶俑,都透露出“华夷一家”的社会氛围。公元8世纪末期,唐朝派出官方使节杨良瑶出使大食(阿拉伯国家),填补了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官方往来的一段空白。唐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深深打上了胡汉文化交流、内地与西域文明交光互影的历史烙印。

  解放周末:唐朝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张国刚:东汉时期,儒家已经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到了宋朝,儒家还有能力转化佛教,儒释道合流。唐朝很有意思,虽然留下的著作还是以儒家为主,但实际上社会是多元的,儒释道可以互相辩论,后来甚至成为一种仪式、一个重大的活动。

  为什么唐朝这么有气魄?我觉得是因为那时候“华夷之辨”的情绪没那么重,而主要提倡和践行“胡汉一家”。当然,这跟唐朝统治者的出身很有关系。唐朝的建立者出自北朝,且很多有胡人的血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妻子长孙皇后都是胡人。所以,统治集团内部不觉得“胡”非我族类,也乐于被称为“天可汗”。一直到安史之乱,历代的唐天子都是公认的“天可汗”。

  在“胡汉一家”、多元包容的情况下,唐朝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整理总结并创设了大量制度,如《大唐开元礼》《大唐六典》等。唐朝还开启了科举取士制度,但它并不完善,宋朝以后就越来越严密了。

  解放周末:唐朝为何能吸收文化,又输出文化?

  张国刚:从大的方面来看,唐朝真正构建出了一个东亚文化圈。包括儒学、佛教、中国的文字和书籍,都输出到了整个东亚文化圈。

  那个时候,唐朝甚至专门给朝鲜、日本、越南的文人设置考试科目——宾贡科。到唐朝来读书,就跟现在去美国留学一样。有个叫崔致远的朝鲜人,他父亲跟他讲,你到唐朝去学习,一定要考个进士回来,考不上就不是我的好儿子。后来,崔致远在中国考上了进士,还在唐朝为官多年,之后再回到朝鲜,被誉为“东国儒宗”。

  可以说,唐朝是当时东亚地区的秩序维护者。既然是维护者,就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态。总是想着自我封闭,怎能令人信服?

  这种包容、自信,归根结底跟实力的强大有关系。杜甫感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经济发展,人民富庶,社会安定,是唐人自信的基础。

  中国文明一脉相传且富有生命力的三个秘诀

  解放周末:今年是司马光诞辰1000周年。您曾在杂志上连续六年开设《资治通鉴》讲座,您的“《资治通鉴》导读”也是清华大学人文核心课程。这样一部专门写给帝王的书,为何在今天还值得研读?

  张国刚: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如果说《史记》展现了道家的自由与洒脱,那么《资治通鉴》就体现了儒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力求“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这本书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君主的才能、素质和品行,对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二是强调治国之道的关键在于用人,并提出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用好人才的思想。

  司马光说:“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它们的一个共同交集就是“用人”。用人首先要知人。如果根据毁誉名声来选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况;如果根据考核档案上的政绩来选拔干部,则会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底,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已矣”。只有出于公心,明察是非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来判断,才能选拔到合适的人才。司马光的人才选拔观,对于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资治通鉴》本意是写给皇帝看的,但不是说只给皇帝一个人看。历史中有通向未来的东西。王夫之讲,读通鉴的意义就是“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对普通人来说,“自淑”就是提升自己的知识、格局、境界;“诲人”就是与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掌握为人之道、处世之道、领导之道和用人之道后,就会感觉愉悦。

  解放周末:透过历代得失,是否可以看到中国文明一脉相传且富有生命力的秘诀?

  张国刚:我认为秘诀有三:

  第一,中国地理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和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勇敢拼搏精神,保持了中华文化的源源不绝;

  第二,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国社会是一个有空间的社会,这使得在中国不仅是可以“做梦”的,而且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第三,中国没有“一神崇拜”的传统,所以能够确保多元性。

  解放周末:今天,面对依然相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该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张国刚:我曾把中国历史的航向比喻为“文化的长江”,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说明自己。

  在长江流域,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每一个节点上都汇聚众多支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诸子百家融一炉,构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华文化的“重庆节点”。

  到了武汉,长江的水不光有重庆流下的,还有汉江的水,它有新的源头。宋明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不光是传承了汉朝儒学,而且升华了汉朝儒学。怎么升华呢?当时的印度佛教,就类似于我们今天面临的西方新文化。宋朝既要传承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也要通过吸纳异域文化资源来进一步壮大自己。

  南京是下游节点,汇聚了更多的江河湖水。从历史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它是近现代转型的重要城市,也是红色文化、“蓝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对接点。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下,融合汇聚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过了南京就是上海,上海直面大海。这个大海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天地。

  记者手记

  历史研究不应依靠“二次消化”

  上世纪80年代起,张国刚曾多次赴欧洲和日本游学、讲学。在汉堡大学、剑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特里尔大学、早稻田大学,他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

  同样是做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海外学者的涉及面比较广,且并非“就中国论中国”,而是更多地从全球化背景入手,勇于提出独创性观点。这给张国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同时,欧洲和日本汉学家把中文典籍翻成本国文字,一字一句地推敲,也让他印象深刻:“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遗漏的信息。例如,唐代有个募兵现象。它在《旧唐书》中叫‘兵募’,在《新唐书》里就简单写成‘兵’。这种细节的差别,一般人看看就过去了。但是,文史研究就像绣花针,没有细致的发掘功夫,很难推陈出新。”

  因此,张国刚要求自己的学生,读古书时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读,要抄卡片,而不是一味依靠电脑检索和“二次消化”。

  采访中,他也应记者的要求,向《解放日报》读者推荐了三本入门级文史读本。一本是《纲鉴易知录》。“这是文白对照的史书,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明朝末年,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所以叫作‘易知录’。法国传教士根据《纲鉴易知录》编写的《中国通史》在欧洲出版,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张国刚说。

  另一本是法国作家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这本书用优美动人的文笔,叙述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77个章节就像77篇历史散文。虽然孔子和佛陀只是其中的一个点缀,但作者力图将欧亚大陆的人类文明历史拉出一条可以连缀的红线,走笔行云流水,文风俏皮睿智。”

  张国刚认为,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也值得细读。此书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即中东统治时代、欧亚文明的均势、西方统治的时代。“由于时代和立场的局限,麦克尼尔对于人类共同体的探讨带有西方中心论色彩,但作为全球史的开山之作,仍然值得翻检。”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前列

    党中央明确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注重试点先行先试,统筹各方协同发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繁荣先进文化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职工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自觉,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鼓励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始终以党的初心为自己初心,以党的使命为自己使命,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