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推进治理现代化怎样做到守正创新

聂大富 顾红亮
2019-12-31 09:46:29  来源:解放日报

  从守正道、求创新的角度来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立破并举的过程,“立”重于“破”,“破”是为了“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形成精准的解决举措。有了治理举措,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抓落实,直至干出成效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准确把握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

  第一,国家治理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国家治理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国家治理涉及多元利益、多重诉求,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稳大局、把方向、定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工作,将党和人民的意志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实践证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道,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国家治理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国家治理为了谁、依靠谁?这是确立国家治理理念、治理战略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之道的鲜明理念。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必须让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雪域,从太行老区到乌蒙山脉,从甘肃定西到四川大凉山……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用脚步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和理念。

  新时代,要牢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使人民成为国家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第三,国家治理有科学系统的战略谋划。

  国家治理是一项协调推动众多子系统有序运作的复杂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零敲碎打,不能停留于碎片化修补,而必须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科学的战略谋划,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好组合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要求,描绘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路线图: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系列战略谋划,从总体上明确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理念、主体、目标、方式和规范。

  第四,国家治理有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形成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出多方面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法律规范。特别是,致力于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重大关系,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保障。

  中国智慧

  一是找规律、守正道、求创新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历史眼光,重视借鉴和总结历史经验,探求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校准未来发展方向,在找规律基础上守正创新。

  守正道,就是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走向前进,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守正道不是僵化保守,不是为了守而守,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造,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求创新不是舍源忘本,而是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开拓进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守正道、求创新的角度来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立破并举的过程,“立”重于“破”,“破”是为了“立”。正是在找规律、守正道、求创新的过程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必定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全面、更加自觉。

  二是观大势、谋全局、善统筹的智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善于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深刻洞察国内外风云变幻,不断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把握整体和全局,保持战略定力,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系统性谋划;善于科学统筹国家治理实践中的各项任务、协调组织各项举措,根据任务和举措的条件前提、主次难易、轻重缓急,部署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次序、步骤和路径。

  三是查问题、抓落实、控底线的智慧。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要善于发现问题。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聚焦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全面查找。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正确分析问题,抓住关键要害。

  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形成精准的解决举措。有了治理举措,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抓落实,直至干出成效来。

  抓落实、干事业还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居安思危,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稳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牢牢把握治国理政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同时要看到,为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形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诸多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他国经验、照抄他国模式。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彰显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进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 有效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以新观念、新格局引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对标职业道德准则做合格新闻工作者

    日前,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向社会公布,准则共7条31款,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改进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