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Z世代正在打破线性消费模式

来源:环球时报
2024-04-29 08:23

原标题:Z世代正在打破线性消费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打破“购买—使用—废弃”的线性消费模式。他们热衷于在网上卖旧物、买二手,交易的物品从传统跳蚤市场的书籍、服饰扩展到美妆、手办、数码、家电等多个品类。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闲置物品交易有望在2025年突破3万亿元规模,“Z世代”(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是其中的主力军。

“Z世代”为何青睐闲置交易?一个重要原因是闲置物品兼具性价比和质价比。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消费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渐加快。在二手交易平台检索发现,大量商品标注“九成新”,属于使用频次不高的旧物。处于求学阶段或初入职场的“Z世代”,对功能性产品的诉求大多是“省钱但不省体验”。尤其像数码、家电、家具这类原本价格较高的产品,闲置让其中的品牌溢价迅速“脱水”。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购入闲置物品,可以用可负担价格换取较高品质的使用价值。

从卖方角度看,闲置“回血”不仅能开源节流,还是冲动消费回归理性的平衡。笔者曾进行过一项95后大学生校园闲置交易的小调查,发现目前火起来的线上二手平台扩展了毕业季跳蚤市场的功能,使之变得更常态、更便捷、更透明。换句话说,线上闲置交易好比给卖家打造了一个日常开源的存钱罐,出售闲置意味着小金库“回血”。对于“Z世代”而言,像CD、书籍、服饰、潮流玩具等产品往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他们愿意在第一时间为喜欢的产品买单,哪怕那是IP情绪共鸣带来的冲动消费;也愿意在时间沉淀后将闲置物品的剩余价值让渡出去,这是用来平衡冲动消费的理性选择。

更值得关注的是,闲置交易成为潜力巨大的新蓝海,意味着中国的“Z世代”向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迈出了积极一步。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具备较高媒介素养,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向循环经济模式交付信任。在“Z世代”出生、成长的二十余年,中国完成了数字技术贫困到传统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的演化,截至2023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7.5%。相较其他人群,“Z世代”更信任互联网平台作为中介的闲置交易,也相对有能力应对二手市场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次级市场常常因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困境,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升级、物流成本降低,线上闲置交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细分需求难匹配、定价标准模糊化、信息推广碎片化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资源整合能力。尽管各大平台的闲置交易纠纷仍然时有发生,但目前业内头部App已初步探索出卖家声誉评价、“小法庭”等增加信息透明度的创新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对于重视兴趣、情绪和体验的“Z世代”,闲置交易还是以物为媒的偶遇社交,二次流通、循环资源的同时实现了价值再生产。细数“Z世代”的闲置交易物品,不难发现各类个性标签,如汉服、Lolita、唱片、盲盒手办,卖家和买家多是拥有相同爱好的“圈内人”。闲置交易不仅是买卖,更多是以闲置物品为媒介、连接陌生个体、传递共享情感的价值延续。甚至很多时候,价格的高低乃至买卖本身并不重要,很多卖家会在帖子里标注“希望找到继续爱它的人”。这已经非常接近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新发展理念。

目前,发展以闲置交易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其视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主要路径之一。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布局,比如欧盟今年3月以来推进了多项旨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日本环境省力争到2030年使其循环经济国内市场规模达到8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万亿元)。我国则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当然,从小闲置交易迈向大循环经济,需要产品从设计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更新,需要充分激发生产企业、平台企业、回收企业、消费者等各方积极性,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需要持续探索更好的政策工具箱。但无论如何,“Z世代”青睐闲置交易,是迈向循环经济的一个积极信号。

(林晶珂,作者是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