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现场·我在我思】每一个家园都值得好好守护

陈华
2020-08-05 06:50:02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这个糟糕的7月,很想送走的疫情还没有完全送走,不想迎来的洪水却不期而至。

  从月初的皖南山洪,到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再到合肥下了一场“创纪录的暴雨”,洪水打乱了身处其中每一个人的生活节奏。

  淮河的洪水同样“来势汹汹”。王家坝闸是在水位比2007年蓄洪时高出0.27米的情形下开闸的,这座“淮河第一闸”刚开闸就带来超高的关注度。

  那天,我很想到王家坝开闸泄洪的现场,但因身在六安市固镇镇采访水灾救援,分身乏术。

  为什么舍王家坝而去固镇镇?王家坝泄洪之前有着充分准备,而固镇镇全镇被淹成一片“孤岛”,显得相当仓促和狼狈。当地很多居民几乎毫无防备,有的居民甚至在大水淹到自家二楼时仍未离开。

  大水在大江大河,但大灾未必在那里——多天的抗洪一线采访经历让我得出这样一个判断。

  得益于国家巨大的投入和治理,400余公里的长江安徽段虽然全线超警戒,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的长江大堤虽然屡见管涌、渗漏等险情,但总体并没有大碍。淮河更有王家坝这个“定盘星”,下游大可安然度汛。倒是一些小河、支流、内圩等大江大河的“毛细血管”,不经意间有可能成为洪水的“重灾区”。

  今年安徽遭遇全流域洪水,防汛抗洪的战线很长,区域很广。流经安徽的长江、淮河,是防汛抗洪的主战场。保住主战场,就是保住了重要的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住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毫无疑问,主战场的物资准备、人员力量是非常充分的。长江无为段的干堤上,每公里就有约30人驻守,每小时就有数人排成人墙“像在地上找根针一样”搜寻管涌、渗漏。一旦有村民需要撤离安置,不仅政府准备充分,社会各界也会迅速伸出援助之手。

  相比之下,一些“毛细血管”的洪水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譬如我跟同事去到的固镇镇——断水断电中,撤离2万余人,而交通工具基本依靠每次只能容纳几个人的橡皮艇和十几个人的冲锋舟。

  在一片汪洋中的一座小学教学楼里,没有电,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数百人待在教室里等待每隔几十分钟才会来一趟的小船前来帮助他们转移……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朦朦胧胧,他们很想“走出去”脱离险境,也很想“留下来”守住家园。

  我经历过大坝开闸蓄洪那一刹那的悲壮;目睹过扛着沙袋在泥浆中奔走的年轻战士的勇武;也看到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种防汛物资涌向安置点的温暖;但还是难以承受那种突然之间失去家园带来的冲击。

  或许,毫无防备的失去才是更大的灾。

  很多人都知道王家坝开闸76小时泄了26个西湖的水量,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王家坝闸南边数百公里外的巢湖周边蓄洪水量有多少?答案是:105个西湖!

  为了保住超历史最高水位的巢湖大堤,巢湖边一共启用了181个圩区 ,其中174个是万亩以下的“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圩。而每一个不知名的圩区里都居住着数量不等的百姓。洪水并不会因为哪条河流“未纳入治理名录”而放过对它的侵害,百姓也不会因为远离大江大河就免于水患。

  正如相关报道所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防洪能力显著提升,但中小河流的防洪能力仍然是短板和薄弱环节。

  每一个家园都值得更好的守护,不分大小,因为那就是人家的全部家当。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