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以流域治理推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欧阳雪梅

奉清清
2020-11-24 14:04:24  来源:湖南日报

  4.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湖南日报:流域文化对推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什么样的特殊作用?请以黄河、长江、大运河为例,谈谈文化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欧阳雪梅: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内涵特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基础。就黄河、长江、大运河本身来说,它们不仅是一条经济之河、生态之河,也是一条文化之河。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我认为,江河承载了“水利—物质”“国家—社会”“精神—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等层面交互作用的统合体,包括了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有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是人工河,大规模的漕运,跨流域商贸经济带的形成,吸引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群体与当地居民杂居共处于大运河沿线,担当了“文化使者”的形象。因此,国家倡导建设的“大运河文化带”,就是从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等方面入手的。这说明流域经济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文化不仅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思维,更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在规划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最亮丽的字眼是文化和文化旅游。而文化旅游业与生态文明成为紧密联系的两个主体,也使“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生态保护”变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可持续等作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5. “两山”理论解决的,实际上是关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湖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生动又深刻地揭示了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必然逻辑。当下,流域治理有一些怎样的着力点?

  欧阳雪梅:“两山”理论是15年前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的。2005年8月24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短论中写道:“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回答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两山”理论实际是关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的。在一段时间里,我国一些地方以GDP增速为尺子衡量各项工作的成就,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式扩张。这虽然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但环境破坏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人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追求“金山银山”而破坏“绿水青山”,以致发展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毫不动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新旧动能转化,把保护和利用统筹起来。总书记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体现的是大智慧。

  关于流域治理,总书记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他坚决纠正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他在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2019年9月,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如下要求: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20年1月3日,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总书记的要求部署,无疑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根本遵循。

  6.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流域治理要坚持系统观念

  湖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强调,“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对流域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依循?

  欧阳雪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国新发展阶段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要求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流域治理也要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实现“十四五”发展蓝图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绘就生态底色。

  11月14日,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美丽、富饶、安澜长江所必须遵循的。

  7.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愿湖湘“一江一湖四水”清澈绵延后世,惠泽亿万人民

  湖南日报:作为从湖南走出去的学者,您认为以“一江一湖四水”为载体的湖湘流域文化,有哪些显著特质?以流域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可以有一些怎样的抓手?

  欧阳雪梅: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促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湖南在1998年的洪涝灾害之后,开始跟自然“和解”,政府开始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对湘、资、沅、澧泥沙淤积与废水排放进行治理,清理西洞庭欧美黑杨,禁止洞庭湖捕捞等,成效明显。但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河湖的许多问题具有累积性,河湖管理保护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河湖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对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尤其是生态修复要求,以“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做好全面规划,统筹抓好长江流域江河湖库系统性保护和修复,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水安全保卫战,统筹推进长江岸线治污治岸治渔,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力求在恢复生物多样性上取得新进展。

  具体抓手是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压实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的河湖长制责任;同时,通过发展文化和生态特色旅游等新业态,让原住民在自然资源环境也能直接受益,这样让原住民因为成为利益共同体而成为生命共同体;并贯以屈原的求索精神,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周敦颐贯通天人的德性修养,王船山的“实事求是”思想,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实干,如此,长江“双肾”之一的洞庭湖一定能早日恢复昔日浩淼无边的模样,确保“一江一湖四水”清澈绵延后世,惠泽亿万人民。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