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时政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朱鸿召
2019-12-03 10:26:25  来源:解放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深厚支撑”四个字,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时代文化力量的殷殷期待。

  文明是社会治理最高境界文化是国家治理价值支撑

  文化与文明,是描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文明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文化是国家治理的价值支撑。

  一般来说,文化侧重于表达人的社会化过程,基本路径是人以化文、文以化人,把一个“自然动物”的人教化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的人,其根本属性是价值观。价值观属于一种功能性存在,人们日用而不觉。但是,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取舍、有判断,从而见价值、分是非。文明则侧重于表达人的社会化程度状态,是文化教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阶段性结果。

  孔颖达注疏《尚书·舜典》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打个比方,在人类进化史上,如果从不穿衣服到穿衣服叫文明,那么穿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衣服就叫文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选择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是“不老不邪,独行正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被历史和实践反复检验的光明正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制度体系。由此,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的进步与发展,能够确保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汉唐宋元明清分别存世426年、289年、319年、162年、276年、295年,唯独周朝绵延790年。究其原因,就在于周初建立健全了中央制度、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礼乐制度等一系列国家制度体系。

  这些制度既是国家组织和社会治理规范,又是文化骨骼与肌理。特别是,礼乐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经过神农尝百草般的艰辛探索,先后尝试君主立宪、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却一一遭遇失败。之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明正道,并经过浴血奋斗、苦难辉煌,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新时期转入新时代的重大节点上,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先进文化的深厚支撑,更加需要精神力量的动力支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关乎社会价值,影响道路选择方向。从红色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内在价值观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制度体系发展完善的历史轨迹。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革命文化。“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气概。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融个体入集体、化小我为大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发展了红色革命文化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价值遵循。

  价值观是个人行为的定向标,是社会制度的导航仪,是国家治理的润滑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所凝练、所遵循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套符号体系,其核心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大同。

  文化关乎生活品质,影响社会治理模式。在长三角等先富起来的地区,人们已经从小康迈入殷实,越来越注重文化品质和生活品质。由此,不仅需要及时调整社会发展理念,也需要及时转换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文化关乎生命质量,影响国家软实力水平。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也不是把自己养成一个“大胖子”,而是要在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领域确立中国人应有的话语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强起来,是硬实力的威武强大,也是软实力的温和强盛。只有文化繁荣昌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的硬核是价值,文化的依托是人生,文化的载体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化载体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价值观却有文明程度之别。人生起点不可选择,人生终点可以把握,那就是生命不同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内在标志就是,创造出让每个生命都拥有体面和尊严的社会制度与幸福生活。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特约研究员)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推动“双创”活动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继续向前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既有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导致的制度环境不佳问题,也有政策体系不完善、精准扶持不到位问题,还有创业质量不高、创业创新衔接不够等问题。

  • 发挥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更好发挥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智慧工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全力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向纵深发展指明方向。要通过智慧工会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工会自我变革、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