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让高铁盒饭多些家的味道
陆玄同
//www.workercn.cn2018-02-11来源: 东南网
分享到:更多

  高铁盒饭作为这两年春运的“例牌”新闻,民众的棒子抡的很有力气,“量少价高”作为槽点。而今年春运,铁路部门画风一变,不仅引入人工煸炒,还承诺高铁盒饭“加量不加价”,让人们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铁路市场化改革走到今天,越来越亲民。有人说因为高铁外卖进入车厢,铁路餐饮出现了竞争格局。但笔者认为这不是主因,更多的是铁路部门的服务思维在改变,从被动给予到主动创新,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这才是关键。

  此前,高铁盒饭作为春运“吊打”的固定对象,是因为供需失衡——“你给的我不想要”“我想要的你又不给”。毕竟民以食为天,这是刚需,吃不好,饭菜贵,抱怨几句,吐吐口水,也很正常。

  但铁路部门不能这样想。火车上吃的好不好,是衡量铁路部门市场化改革成效的一项硬指标。如果说火车票是“入场券”,那旅途的体验便是民众评价铁路部门服务质量的“投票器”。

  唯有改变,才是出路。从民众“何以应需求”,到铁路部门“问君何所求,问君何所欲”,改变的是服务态度,受惠的确是亿万民众。从市场化角度来说,这起到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小投入,大收益。

  今年春运,铁路部门提出“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亮相于各大火车站的“黑科技”让购票、进站、乘车更为便利,继而又在高铁餐饮上“细思量”,一系列服务组合拳,让人“自难忘”。

  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不能让列车上的餐饮,成为干扰民众旅途的“不开心”因素。“高铁盒饭和‘外卖’应互为补充,民众既能根据自己需求点外卖,也要给他们更多品种和价位的列车自带盒饭供其选择。“丰俭由人”,是一种尊重,更是体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表现在列车餐饮上,就是需求与供给的失衡。盒饭虽小,民生冷暖是大。市场化改革,既要有盈利的考量,也不忘铁路具有的公益属性。要想着让民众做多选题,而不是让他们做单选。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边走边玩边吃”,民众出行的便捷度让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对于高铁盒饭的改良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要盯着规模、数量做文章,也要盯着民众的需求点下功夫。

  这两年关于高铁盒饭的抱怨太多,但抱怨说明还在乎,在乎就意味着还有消费的欲望。这次对于高铁盒饭的改良,足以显示出铁路部门改进的诚意。

  换言之,爱抱怨的旅客都是消费“潜力股”,只有常吃才会在乎好不好,才会渴望下次更好点。既然承诺“加量不加价”,既然进入人工煸炒,那就做的再好一点,做的更有味一点,让用餐的旅客觉得这是家的味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