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时政

勇于全面深化改革 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

2016-08-08 08:19:00  来源:南方日报
  增强社会活力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同等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谈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时,重申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进一步解放”并列,说明改革开放既要解放思想活力,也要解放生产活力,还要解放社会活力。解放思想是“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被提到了与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首先要开启解放思想的总开关。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社会秩序、社会质量和社会流动的综合体现,失去社会活力无异于失去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改变经济落后状态,比较注重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相对轻视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活力与生产活力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有助于建立起党和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为经济发展与改革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解放思想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开关,也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开关。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科学地开启解放思想的总开关,在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同样高度重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依托于一个有序的社会,社会秩序依托于有效的社会治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是有序竞争的社会。稳定不等于社会的板结或僵化,和谐才标志着充满活力,一个生机蓬勃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有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稳而不僵,活而不乱,社会活力才能生生不息。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并非背道而驰的两列车,任何的活力激发,都不能逾越社会运行的法律与规矩。只有在社会关系得到普遍遵从,社会秩序得到普遍维护的前提下,社会活力才能在社会稳定的保障之下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善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30多年来,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引致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出现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造成阶层和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和纠纷,需要进行利益的均衡和协调。在这一巨大的变革之中,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存量渐变和增量突变、体制内与体制外、竞争成功与竞争失利等复杂关系,就会造成社会心理失衡、戾气弥漫、对立情绪加剧等负面因素的积累,不利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作为“社会人”同时也是重要的市场资源,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这就需要平衡作为“社会人”的劳动力本身商品化与非商品化的结构矛盾。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成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关键,需要施展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在按市场规则进行初次分配的基础上,由政府承担再分配功能;同时完善社会保障,扶贫济困;更要倡导契约精神,通过奖勤罚懒的社会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所有遵纪守法辛勤劳动的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在取得个人合法所得的同时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个人致富的基础上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需要建立和健全人才纵横流动的社会机制。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有赖于一个开放和流动的社会,有赖于市场全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配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国实现了社会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大规模横向流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因素,又进一步打开了人才纵向流动的通道,使得“人往高处走”的美好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健全纵横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机会,每个人都能够在不妨害别人权利和利益的条件下追求个人幸福,享有社会尊严,每个勤劳工作努力奋斗并且具有奉献精神的人都有上升的空间,并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由经济巨量增长引发的深刻社会变革,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不能用老观念对待新的社会现象,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不忘初心,改革创新,因应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努力探索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举措,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推进社会继续前进。(作者徐印州系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周文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