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生命密码-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书库

破解生命密码

尹 烨
2020-05-12 07:54:42  来源:人民日报

  在与读者朋友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对生命健康问题很感兴趣,但很多人对决定生老病死的主要因素——基因,却陌生得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人类可能永生吗?如何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如何让“肿瘤君”滚蛋……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便在遗传与环境中。

  《生命密码2: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普》:尹烨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作为一门前沿科学,从分子层面理解生命,存在一定的认知门槛,这也让生命科学成为谣言重灾区。人天生会对未知的事物恐惧。要清除蒙昧与谬误,就得消除科学家与公众间的知识鸿沟,保证大家是在同一平台,用同一种语言对话。

  生命是什么?在20世纪前半叶,最热衷于解答这个问题的是物理学家。薛定谔就是个中翘楚,他写了一本《生命是什么》,尝试从物理角度解答这个问题。这本书出版至今流行了70年,堪称经典。虽然书中种种只是薛定谔的大胆猜想,却也因此启发不少杰出的物理学家因为寻找“生命力学”而最终投入遗传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在分子层面取得突破,此书功不可没。英国科学作家保罗·戴维斯在《生命与新物理学》一书中,把生命和量子物理的结合提升到新的水平,隐隐揭开了“分子生命+量子物理+信息论”融合的序幕。

  作为一名投身生命科学领域20多年的“理科生”,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用数学来描述。化学统一在元素上,经典物理统一在原子上,量子物理统一在量子上,而生命统一在DNA(脱氧核糖核酸)上。在我看来,生命正是由一群元素按照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

  地球存在了46亿年,已知生命的历史已有34亿年。我们是谁,因何诞生,去往何处,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自诩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放在地球亿万年尺度的背景来看,也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瞬。达尔文说“人类的特征是两足直立行走、大的脑容量和高的智力”,侥幸站上食物链顶端,是演化的偶然。在今天看来,这个定义并不完善。我们或许应该说,人是具有23对染色体、基因组为30亿对碱基、基因总量约为22000个,以及携带了10倍于人体细胞数量的微生物的有机体。虽然相较于过去,我们对“我”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这依然不一定是生命的真相。演化还在继续,探索未知正是科学的意义,也是人的独特性所在。

  每个学科都有第一性原理。演化的思想,即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命的第一性原理。当你苦恼于隔代如隔山的交流鸿沟时,演化历程会告诉你,这正是地球生命前进的动力——两栖动物出现是因为有的鱼选择离开水域,人之所以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或是因为某些特立独行的祖先,选择从树上下来,从而解放双手……人只是被演化之手推上王座的生物之一,并不代表我们有权利凌驾于万物之上,或是对自然索取无度。常用客人而非主人的心态看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就能在生活中保持谦卑。当你陷入生老病死的恐慌时,翻翻地球生命历史,会发现生命的衰亡与生命的诞生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人类在疾病方面虽然存在认知局限,但在对抗疾病方面一直有突破、有创新。比如,现在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开始用免疫系统对抗肿瘤,从分子层面对肿瘤进行预防、早筛、诊断、治疗、预后监测。相信人类终有将癌症变为慢性病的一天。

  十几年前,人类基因组被破译。我们从分子层面了解了生命的组成,科技的发展又让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时间和成本从13年、38亿美元,发展到如今的两天、3800元人民币。我们甚至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用2019年出产的智能手机分析15G的个人基因组序列。这是人类攻克疾病战役的集结号,也是科技引领下值得期待的未来。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避免滥用弹性工作制 侵害劳动者权益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带来信息获取和传输的革命,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传统固定工时或固定场所的工作制度发生裂变,弹性工作制开始兴起。弹性工作制通常适合于业绩目标明确或工作任务清晰而且不需要依赖固定场所、多人协作或机器设备的行业或岗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企业主动选择弹性工作制,不再采用统一、固定的上下班制度,允许员工在家、在线办公,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员工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灵活自主的工作方式。

  • 【工作研究】以“站室”为抓手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站室”建设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依托“站室”建设持续发力,突出培育创新思维,发挥创造潜能,锻造创新技能,融合创新因子,落实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 【问题探讨】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变化及工会应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工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突出维权服务工作重点,把握协商调解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劳资合作的良好态势。

  •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凝聚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深厚情谊和亲切关怀,在全社会再次吹响了劳动奋斗创造的时代号角,又一次发出了弘扬劳动精神的庄严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凝聚起全社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访谈

文献

  • 新民学会对建党的贡献

    1918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历经国内外探索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人才基础和斗争实践基础,作出了贡献。

  • 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别山党和军民从当地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坚持长期斗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展现了大别山区军民自强不息、排难创新的进取精神和革命智慧,是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坚实保证。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