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户农民八十年的变化-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书库

八户农民八十年的变化

徐勇
2020-05-25 09:35:56  来源:北京日报

  “大国小农”是中国长期的历史存在,且长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研究一个人的肌体,当从最微观的细胞着眼。《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便从家户这一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着眼,研究在这一细胞构成的社会,政府如何进行治理,是一部能够开阔视野、引发思考的学术著作。

  《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基于农户的政治人类学考察》,黄振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的不同构成在于不同的空间。美国与中国都是世界大国,却有着不同的社会构成。在美国学者摩尔看来:“美国并未遇到要瓦解封建主义或官僚主义的、庞大而又牢固的农业社会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社会也从未有过像欧洲和亚洲社会那么庞大的农民阶级。”美国因此可以在辽阔的“空地”上开辟大农业,成为“世界农场”。与美国这个年轻大国恰恰相反,中国是一个古老大国,这一大国是由长期历史延续下来的亿万小农户所构成的。要认识中国社会,当从小农户着眼。

  任何社会都是由基本单位构成的。所谓基本单位,是基于一定目的而形成的不可再分的单位,如果发生再分,其特性和功能就会改变。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经历了由整体到个体的演进过程。中国得以创造世界上最为灿烂的农业文明,在于很早就从“村社”这一较大的基本单位超越出来,形成更小规模的家户,并形成维系家户单位的制度规则,即所谓的家户制。对社会基本单位的认识和把握是理解社会构成的一把钥匙。英国在海外开拓时,以一个东印度公司之力,将一个相当于欧洲大小的印度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便在于它找到了开启古印度之门的钥匙——村社——这一长期历史延续的基本单位。

  近代以来,基于改造社会的需要,中国人开始认识自己。毛泽东出身于农家,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有着切身的感受。在进行农村调查时,家户成为他认识中国农村的基本单位。《兴国调查》是毛泽东最深入的农村调查,其重要原因便在于他所说的: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础概念。毛泽东可以说是最早将家户作为认识中国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的人。后来,他进一步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性,即“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

  社会的构成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在数千年历史长河里,中国的政府高悬于社会之上,便在于家户这一基本单位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帝制国家因为有了家户而可以实行“无为而治”。由此我们才可以理解,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一个大国竟然仍可以维持运转。当然,任何历史形成的事物,必有其生命力,也有局限性。

  家户这一基本单位,规模比村社小,有活力,但也缺乏村社为人们遮风避雨的功能,一旦破产,很容易陷入绝境。由此我们才不难理解中国历史上为何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又总回复到家户。这一回复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其重要原因便是当今的家户已进入到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环境和过程之中。一是家户的功能在弱化,二是家户农民的需要在扩大。政府治理不再、也不能只是悬浮于农民生活之上,而要介入农民生活。这是一个在历史根基上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则有待于深入到实际生活之中去寻找答案。

  中国问题的答案在中国社会之中,而不是现成的书本上

  改革开放以来,从外引进的大量外国学说也不能提供理解中国的现成答案。这在于许多学说是基于本国经验。如上所说,中国毕竟不同于美国。基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验产生的学说也很难提供现成的答案。所以,我在指导博士生时,非常强调进入实际生活,通过田野调查去寻求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江西兴国人,是从学校到学校一路读书出来的。尽管就读研究生时,他也做过一般性的农村调查,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的走马观花式调查,对农村社会有不少隔膜感。在选取博士论文题目时,我给他提出要求,希望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学习八十多年前毛泽东对八户农民进行调查的方法,了解和发现八十多年来农民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政府治理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作者根据指导意见,对八户农民八十多年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写出博士论文,并在论文基础上修订充实形成了本书。

  中国的调查很多,但绝大多数调查在完成后就丢掉了,对于这个调查对象后来发生了什么,不再理会。像费孝通先生那样长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观察点进行跟踪观察的极少。兴国调查之后很少有人对兴国调查进行再调查。本书则完成了这一使命。受当时条件所限,《兴国调查》有很强的目的性,时间有限,调查内容有限。本书不仅接续了毛泽东兴国调查的访谈方法,还查阅了大量文献档案,调查内容也更加丰富。《兴国调查》主要服务于当时的革命需要,调查重点是阶级状况。本书的调查是基于学理的目的。调查是基础,同时要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学理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

  正因为如此,本书有其特殊价值。当然,本书只是作者从事深度调查和学理研究的起步之作,学术之路还很漫长。本书的价值则为作者的学术之路提供了参照。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规范企业数字化管理 保障劳动者权益

    对企业管理数字化之后导致劳动者电子证据搜集、保管困难,可能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劳动立法应该规定相应的措施来平衡。

  • 【工作研究】发挥工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紧扣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加强对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凝心聚力决胜小康”行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加强维权服务,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把职工之家和“娘家人”的称号做得名副其实。

  • 【热点思考】以云端劳动教育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拓宽就业渠道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劳动教育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必要之举。

  • 激励职工群众在平凡岗位上续写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职工的回信,勉励广大职工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劳动观。我们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中,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平凡岗位上通过劳动书写闪亮人生。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