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会怎样影响中国经济?-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财经

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会怎样影响中国经济?

2020-02-05 08:33:22  来源:南京日报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中国经济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尽快控制住疫情向全国深度蔓延

  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根据过去经验,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疫情被WHO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那么任何国家船舶飞机交通工具经停此国,都将被视为经过疫区,回去必须接受特殊疫区观察,出口货物商品都将视为疫区产品,被世界市场所排斥,外资和外商会主动撤离,任何疫区的国际活动交流都将停止。应该说,这对嵌入经济全球化程度很深、外向度很高的中国经济,又正在经历经济下行压力的特殊时期,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是不可小视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那种认为这等同于一次国际经济制裁,或者甚至认为其副作用比贸易战还要厉害的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一是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其实是一个短期的脉动式冲击。这次宣布为紧急事件,是要求先观察三个月,三个月内疫情消失便会自动解除警报。因此这个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终还是取决于此次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短。现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有效地动员起来了,只要隔离措施真正有效,在较短时间内打赢这场硬仗就是必然的,因此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并非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影响;

  二是这个宣布疫情事件与经济制裁、贸易战根本不同,新型肺炎疾病是不分地区、不分人种迅速流行扩散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完全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就可以自我封闭地控制,宣布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有利于全球各国高度重视起来进行协同控防,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中的传染,在信息和运作的开放、透明、协调中最快地控制住疫情蔓延,这对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动能也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

  三是短期事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产业供应链的真正竞争力。有人说这次宣布的紧急事件会加速外资企业撤离,加速工作职位回流美国等国家,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全面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离开中国在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完整的高性价比的供应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疾病只是可能暂时打乱这种供应链体系,并没有摧毁它的供应能力和长期积累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只要隔离控制有效,按照两周发病的周期,不让病毒多次交叉感染人群,生产很快就会恢复,中国现代产业链的竞争力依然坚如磐石。 因此,所有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尽快控制住疫情向全国深度蔓延。

  基于过去的控防经验,在此我提一个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战略决战,以防控和隔离为主要手段开展群众性运动,以半个月作为绩效考核期。切断基于县区为单位的安全区与非安全区的各种联系,从农村包围城市,逐步从基础上消除中国疫情,尽早使WHO恢复宣布中国进入正常状态。

  安全稳妥有序恢复节后生产

  吴跃农(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被WHO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中国的外贸、企业“走出去”会产生即时性的影响,人员和物资暂时通道关闭,也影响国际企业的“走进来”以及会致使国际资本的暂时撤离,这会在节后复市的沪深股市反映出来,会令我国暂时处于一定的“孤悬”状态。

  由于武汉疫情引发的客观存在,这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经济考验,为此,必须在一定的曲折中沉着应对,蓄力发奋,主要对策是: 严格控制、收缩疫情在湖北一地,不使其向周边失控蔓延。从现在中央和各地方的举措来看,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沉着严守,积极收治,数据说话,国际界的可能的过激反应自然会解除,中国的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及人员来往、资本进入会很好恢复,并有所增强。

  在严格管控疫情的情况下,不夸大其他省市疫情,依靠人民群众,多做稳定人心之功,安全稳妥有序恢复节后生产。只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人口和生产生活的高集聚、高流动、高风险区能够稳定住,武汉及湖北一域对整个中国经济运转和经济高质量发奋发力的影响可以降至最低。

  采取一定的“弥补”措施,节后及疫情稳定后补回受疫情损失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工作时间,这个举国上下都是能够理解的,也不会是太难的事。

  “劫后余生”,在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作用下,市场会对我国医疗防护的生产和供应有积极性回应,会转型提高到适应如此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

  要对国家应急系统和体制,特别是地方的应急系统和体制及相互畅通进行深刻反思,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进行克服和纠正,对成功的经验予以总结。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会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提升。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院校专业设置,要积极填补行业人才缺口

    智能制造作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面对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职教培训需补齐乡村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行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怎样衔接、如何满足

    培养经济社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全国所有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过程中,必须高效高质量完成好的共同任务。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技术阶段的时代,我国职业院校怎么回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如何培养行业企业真正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性人才,既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相关院校必须一再提醒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重大命题。今天,我们刊发此版,就希望对于院校和行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另一个思考的视角和实践的切口。

  • “大国工匠”看柳工

    中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必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指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该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的匠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