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疫情倒逼人类修正不文明行为

刘金祥
2020-04-20 08:45:17  来源:南方日报

  历史总是在历经一次又一次自然磨难中阔步前行的,人类总是在消除一个又一个灾难中昂首进发的。换言之,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从来没有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所阻遏终止;恰恰相反,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往往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契机和动力。人类文明的剑戟和刀枪,正是经过灾难磨砺和灾害擦拭之后,才显得更加熠熠生辉、锋芒无比。历史实践和客观规律表明,战胜灾难绝非单纯凭借人类主观意志和一己之力,而是必须依靠科学态度和科学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武器不断与灾害灾难进行殊死搏斗的抗争史。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与地区蔓延扩散,其传染性极强、隐蔽性超高、潜伏期较长、致死率颇高且难以从根本上被控制等特点,使人们谈疫色变。疫情的威慑力既来自于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与侵害,也来自于人类对其病原和特性缺乏深度了解与深刻认知,更来自于它诡异而神秘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疫情猝不及防的袭击和肆无忌惮的施暴,如同一个放大镜,把人类一些不符合文明逻辑、有悖于科学规律的习惯凸显出来,迫使人们深刻省察和自觉反思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迅速作出调整、修正和改变。

  经过几个月的抗击和拼搏,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疫情防控给人们的启示已完全超出疾病层面和医学意义,促使人们从哲学高度深化对疫情的考量和感悟。

  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救助他人就是救助自己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每个“个人”都是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别人都是“他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无边界扩散和传染,使人们认识到每一个他人都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是致命冲击,使人们体验到个体的微弱渺小以至于无法超越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恪守文明行为准则,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关爱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关爱自己。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不停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只有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的进化程度。回顾人类自身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和自然界始终都是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中,既要改造利用自然,更要顺应敬畏自然。灾害灾难常常使人类付出惨重代价和极大牺牲,也就是说灾害灾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培训”人类生存能力的课堂。尽管有时这种“培训”很残酷很悲壮,但这恰恰是人类向文明进化无法摆脱的磨难与困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只不过是自然界对人类生存能力无数次“考验”和“培训”中的一次而已,它再次提醒和告诫我们:人类只有进一步深化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生活方式的科学性,才能在与自然界的对抗中不至于代价惨重地败下阵来。

  人类必须用科学态度对待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

  人类是一种具有自制力的理性化的高级动物,理性力量能够使人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中纾解平静下来,从极度恐惧的心理中尽快镇定下来,在摆脱焦躁情绪和恐慌心理的基础上,及时进入理性应对状态。这种理性应对大体分为两种迥然有别的方式,一种是“非科学处置”,另一种是“科学应对”。

  所谓非科学处置,就是想方设法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即求助于上苍救助和神灵佑护。在包括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科学处置还是颇有市场的,这也是几千年来神灵一直驻留在不少人心里的深层原因。

  所谓科学应对,就是秉承科学态度,坚信科学力量,运用科学方法,积极探索防治疫情的科学路径。科学态度统摄下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路径,既包括医学界对患者的积极治疗,也包括科技界、医药界对疫苗和特效药物的研发,还包括广大社会成员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诸如不吃野生动物、疫情期间不聚会不聚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少去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外出回家勤洗手,等等。过去国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些不良习惯长期难以改变也不愿改变,但是如今在疫情的逼迫压力下很快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积极变化,可以说是疫情倒逼人类对不文明行为作出重大修正,客观上助推了国人放弃与现代文明相悖的陋习,自觉接纳和运用现代生活方式。我们绝不能低估生活方式向科学转化和靠拢的重大意义,因为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在本质上是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适应发展规律的一种改变,更是人类防治和抵御自然灾害力量的一次提升和强化。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