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已来”教育作责任伦理维度的反思-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对“未来已来”教育作责任伦理维度的反思

2019-10-21 13:13:42  来源:福建日报

  当前,“跨越围墙”“智慧教育”“在线课程”“知识服务”等诸多教育样态逐渐显露头角,宣告着教育的未来已经到来。面对“未来已来”的教育,我们应如何以反思的态度来接纳这个初生之物?

  观照他人:设定教育的“距离”。“未来已来”的教育呈现着“云端教育”“自由学校”“电子书包”等多样与别致的教育形态。数字技术不断为知识创造提供拟真条件,网络将改变学校的时空格局,教学范式和认知方式亦会随之更新,这些变化似乎预示着人类的教育将会出现重大变革。当教育的聚光灯仅是投射于人类自身时,这种教育终究还是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教育,而此种狭隘视野的教育可称为近距离的教育。为实现远距离的教育,我们应在教育目的和知识学习两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在教育目的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学习者学会关心,即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与物质世界”,学会关心生命世界中的一切存在。第二,在知识学习方面,除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我们还需注重培养其诸如“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非认知能力,力图在知识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实现意义的重塑,从而为造福人类与改善世界付诸行动。

  关注学习:承担教育的“责任”。未来学校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开放的、交互的空间样态,因而不会有固定划分的教师、桌椅和隔墙。未来教育的样板学校越来越多,这些学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兴趣,学习与游戏有机相融,学习时空可以即时调控。就学习时空而言,传统的学习时间已经变得不是单向的、线性的,空间也不是区隔与封闭的,学习时空正向着立体的、开放的、可塑的、可生长的趋势不断转换与重构。除了可以转换与重构学习时空,人工智能也为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增添了不少光彩。

  关心未来:生发教育的“启迪”。目前,教育实施的程序仍以学校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教育内容由权威机构选定,教师单向搬运旧有知识,学习者被动接受固有信息。未来教育所畅想的智能教学、智慧教室、数字化学习等新教育方式,或许会与现行教育形式产生一定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分析教育问题本身,立足长远、顾全大局才是化解未来教育矛盾的可行途径。

  从当前世界教育的总体格局来看,各国仍需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四大支柱的理念,即教育要促使学习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实际上,我们需要培养的仍然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富有善意、服务社会的人,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我们应继续挑战和破解更有复杂性、情感性、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教育问题,进而在教育的实践进程中对“未来已来”的教育作出责任伦理维度的新反思。

  (摘自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司建撰写的《反思“未来已来”的教育》)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