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对疫情“大考”-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文教

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对疫情“大考”

左晓梅
2020-08-30 10:06:5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按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全国大中小学校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在线教育试验。作为义务教育神经末梢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应对?复学路上又面临怎样的困难以及有哪些迫切需求?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部分地区百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东、中、西地区的8个区县,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份,并在线访谈了部分区县教研员、中心校校长、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和教师,研究、总结和反思乡村小规模学校在这场疫情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之策,并提出建议,以开启乡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背景下质量提升的转型之路。

  在线教学呈现良好态势

  调查显示,政府统筹安排,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线上学习的信息化条件,近九成学生参与了线上教学。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而言,开展线上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设备网络等信息化环境支持保障不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平均有89.11%的学生参与了线上教学。湖北部分县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开学前对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校长教师通过实地走访,对学生家庭网络和设备支持情况做了全面摸底,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政府部门。政府统筹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和企业为困难家庭免费安装宽带、免费赠送流量,并提供移动终端等,保障了疫情期间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线上教学“一个都没有少”。

  线上教学的主要方式为作业布置与反馈、统一观看国家或区域平台课程。疫情期间84.26%的教师选择“作业布置与反馈”这一教学方式,74.57%的教师选择让学生“统一观看国家或区域平台课程”,近一半的教师选择“在线讨论与答疑”。部分地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资源由省级统一推送,由区县组织协调,各校教师根据学科教学需要,配合每天线上教学内容,遴选推送相关资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级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助教和助学的重要作用,近七成的教师选用国家或省份的资源平台,近六成选用市县资源平台,还有一半多的教师借助互联网自行搜索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

  七成多的教师几乎每天都与学生交流互动,主要方式为微信;近七成教师实地家访过学生,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疫情期间,乡村小规模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表示“几乎每天”都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比例为72.51%。95.15%的教师曾采用微信方式、68.59%的教师曾通过打电话与学生交流,51.73%的教师曾实地家访。“作业点评”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首选内容,选择“作业点评”的教师比例为66.73%。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数相对较少,疫情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实地家访成为重要特色。教师通过实地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情况、学习困难与问题,与家长交流和提出指导建议、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等。湖北某县中心校校长表示,上学期已经开展了两次全覆盖家访,确保没有一个学生被落下。

  近六成父母能陪伴孩子线上学习,陪伴比例更高了。疫情为很多农村家长“创造”了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亲子陪伴机会。从教师调查来看,59.28%的学生有父母一起陪伴开展线上学习。与之前相比,52.66%的教师感觉父母陪伴比例更高了。

  九成多教师参与了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得到了相应的支持与指导。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由于缺乏线上教学经验,在摸索着实践的过程中更需要实时在线的全方位支持与引领。据调查,75.43%的教师采用微信、QQ、钉钉等大众通信工具开展线上教研,14.28%的教师应用市区级教育部门提供的专业教研平台开展线上教研,7.37%的教师反映疫情期间教研活动暂停。将近一半的教师表示参加过校本研修和学区教研,比例分别为47.88%、46.15%。很多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自主寻找适合的教研和提升活动,这一点特别难能可贵。通过在线访谈了解,河北某县充分发挥各学区(乡镇)即教研基地的积极主动性,一个教研基地负责一个年级,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教研组,集体备课,一人主讲,创建了适合本区县需求的优质资源,成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还有地方疫情期间采取教研员与学校一一结对,再由学校培训每位教师的方式提供教研支持与引领。

  在线学习遭遇突出困境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大困难,学生在家学习情况难以查验成为影响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的主要原因。学生学习由线下课堂转到线上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次最大考验。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缺乏自制力,尚未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居家学习更需要引导、支持与监管。89.04%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是开展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信息化设备及网络保障不足、家长支持不足则是排在第二、三位的困难,选择比例分别为55.85%和54.18%。学生在家学习状况成为影响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的前三位原因,包括“学生在家学习情况难以查验”“学生在线学习注意力难以持久”“学生没有网上学习的经验”。

  复学指导到位,但学生学习习惯需重新培养、家校共育面临困境成为教师、学校实践面临的最大困难。调查中,85.66%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已经复学,90.64%的教师表示所在地对学校复学有具体工作时间和任务安排。“学生学习习惯需重新培养”“学生学习进度不好把握”以及“分层教学难度大”成为教师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随着疫情后的复学复工,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大部分家长再度外出务工,“家校共育面临困境”成为学校复学后的最大困难。针对教学困难,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最急需的帮助是“更多的教学支持与指导”。

  后疫情时代发展走向

  面对未来,乡村小规模学校要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教育”大趋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大适切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推送力度。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进一步凸显了部分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小规模学校不匹配的问题。在通用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以“专递课堂”为重要抓手,依据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情、教情等进一步加大个性化定制资源建设及推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重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过程中,城乡学校师生信息化条件层面的数字鸿沟凸显出来。这一层面的鸿沟可以通过政府投入不断缩小,而农村学校师生,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师生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认知、使用层面与城市学校数字鸿沟则更需要重视。在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培训,以不断缩小数字鸿沟。

  进一步加强教法和学法指导。有专家预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或成为未来常态,乡村小规模学校也要积极主动应对。教师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体系的建构与相应能力提升、差异化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未来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要内容。

  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疫情期间学生的居家学习凸显了家长支持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随着复学复工,家长支持不力、家校共育困境等,又将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以疫情期间的家校沟通为起点和契机,学校应协同相关部门持续通过互联网更好地开展家长教育,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孩子教育,教会家长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等,以不断强化家校共育,形成更强合力。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为该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GYH201901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成果)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艾思奇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

    艾思奇很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暮霭沉沉的旧中国盗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火”。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望道一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在践行信仰中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将一切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 竭忠尽智 执着探索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