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当新时代办学治校的行家里手-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军事

努力当新时代办学治校的行家里手

周志鑫
2020-05-12 08:58:29  来源:解放军报

  引言

  治军先治校。建设什么样的军事院校、怎样建设军事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攸关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2019年11月27日,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开创军队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当前,如何夯实调整改革成果,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是摆在军队院校面前的紧迫课题。

  做办学治校的明白人

  我党我军在领导院校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历来重视班子配备和教员队伍建设。1936年12月,毛泽东曾指出:“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进入新时代,习主席要求全军院校长要讲政治、懂教育、钻打仗、善管理、严自律,做办学治校的行家里手,对新时代军队院校长的综合素质和必备能力提出鲜明要求,为全军院校长如何提高办学治校本领指明了努力方向。

  讲政治是首要标准。院校长是教育者,更应该是政治家。确保军队院校三尺讲台无杂音,确保培养出党和军队可信可靠的接班人,是事关枪杆子能否掌握在忠诚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的关键。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青年人忠诚品格是院校长的首要岗位职责,也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在一切办学治校活动中,院校长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懂教育是专业素养。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院校长只有热爱教育、真懂教育,才能肩负起领导和推动院校建设发展的重任。应围绕打赢、服务部队,确立实战、一流、创新、开放理念,以观念变革促进军事院校发展。重视研究把握教育规律,深入洞察世界军事教育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强化专业素养和军事素养,既深谙教书育人之道,又具有学科专长,融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于一身,推动军事教育与时俱进。

  钻打仗是核心指向。坚持姓军为战、以战领教是军队院校的特有品质和追求,院校长只有努力提高对现代战争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才能把为战育人落实到位。应紧跟世界之变、战争之变、科技之变、需求之变,带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把战斗力标准在院校牢固立起来。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指导院校人才培养,大兴研战、教战、学战之风,做到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善管理是必备能力。应熟悉现代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具备相应的领导管理艺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要素精准施策。提升法治思维,把发扬学术民主与正规“四个秩序”统一起来,保持院校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满腔热忱解决教学科研实际困难,做师生员工的贴心人。

  严自律是作风保证。应严格对标对表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要求,坚持内外兼修、德才兼备,做到心存敬畏、慎独慎微,修炼心系家国、心系强军的大我情怀,涵养干净担当、不染一尘的纯洁品德,砥砺事业为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自身的好形象带出院校的好风气。

  立起院校建设根本遵循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提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根本性、方向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军事院校建设的根本遵循。

  把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了军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办好军事教育的根本保证。院校长要以政治家的敏锐和坚定,把好方向,守好阵地,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把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军事院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

  把握为强国兴军服务价值追求。为强国兴军服务,明确了军事教育承载的新使命,标定了军事教育在国家和军队建设中新的目标定位。院校长要把办学育人放到强国兴军的大背景中来审视,放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大战略中来布局,放到战斗力生成的大体系中来定位,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把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鲜明导向。院校长应深刻把握军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始终扭住不放、久久为功,把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在院校教育全过程鲜明立起来,办直通战场的教育,办部队满意的教育,办引领未来的教育。

  把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目标任务。院校长应注重研究未来战争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未来信息化战争、智能化战争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对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把培养出更多的指挥人才、新型作战人才、科技英才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标尺,把高素质、专业化作为检验育人质量的根本标准,聚力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开创办学治校新局面

  当前,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要求。新时代新征程,院校长应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套路,下大力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不断开创办学治校新局面。

  坚持政治引领。牢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把政治建军要求贯彻到军事教育全部实践中,确保院校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工作,筑牢理想信念、军魂意识、强军报国思想根基,确保培养的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坚持实战教学。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探索训教一致、战教一体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健全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构建“实验室+演训场”相结合的实战化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把部队作为“客户端”,把演训作为实战“检验场”,建立毕业学员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定期听取部队意见建议,及时将最新作战理论、战法研究成果和部队演训经验引入教学,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坚持追求卓越。高起点规划发展目标和路径,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一流军事院校。在生长军官教育上,指挥军官和专业技术人才都应着眼锻造专业功底厚、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军事人才,坚持厚基础、强素质、精专业、重实践,注重教知识、学方法、育能力,强化联合作战意识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上,着眼锻造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军官任职教育上,着眼锻造领战领建、主战主建的高素质人才,拓宽战略视野,提升科技素养,提高带兵打仗和作战指挥能力。在士官教育上,着眼锻造军中工匠型人才,全面提高操作技能和组训管理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教学创新,坚持内涵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把好学员进出关口,建设精品和特色课程、教材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科研和理论创新,探索军事需求主导、军地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原始创新、理论创新,加强基础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战斗力建设服务。强化治理创新,充分发扬军事和学术民主,推进院校办学重心下移,行政与学术权力下放,进一步完善与新体制相适应的高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突出教学评价、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释放改革效能。强化开放办学,融入国家教育体系,加强国际军事教育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办学平台,引进军地优势办学资源,走开与部队、军地高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联合育人路子。

  坚持建强学科。聚焦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构建与部队人才需求和未来战争发展相适应、与办学定位和主体任务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精准度和前瞻性。

  坚持崇严尚实。赓续传承人民军队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大力培育政治氛围浓郁、育人特色鲜明、军味战味浓厚的校园文化,塑造军队院校特有精神气质。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严肃学风、教风、研风、考风,努力形成尊师重教、严谨治学、勤勉学习的清风正气,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避免滥用弹性工作制 侵害劳动者权益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带来信息获取和传输的革命,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传统固定工时或固定场所的工作制度发生裂变,弹性工作制开始兴起。弹性工作制通常适合于业绩目标明确或工作任务清晰而且不需要依赖固定场所、多人协作或机器设备的行业或岗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企业主动选择弹性工作制,不再采用统一、固定的上下班制度,允许员工在家、在线办公,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员工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灵活自主的工作方式。

  • 【工作研究】以“站室”为抓手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站室”建设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依托“站室”建设持续发力,突出培育创新思维,发挥创造潜能,锻造创新技能,融合创新因子,落实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 【问题探讨】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变化及工会应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工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突出维权服务工作重点,把握协商调解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劳资合作的良好态势。

  •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凝聚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深厚情谊和亲切关怀,在全社会再次吹响了劳动奋斗创造的时代号角,又一次发出了弘扬劳动精神的庄严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凝聚起全社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访谈

文献

  • 新民学会对建党的贡献

    1918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历经国内外探索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人才基础和斗争实践基础,作出了贡献。

  • 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别山党和军民从当地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坚持长期斗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展现了大别山区军民自强不息、排难创新的进取精神和革命智慧,是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坚实保证。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