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弹性是英国所得税一大亮点-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国际

收入高弹性是英国所得税一大亮点

梁发芾
2020-05-26 10:20: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从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大陆的观点看来,英国所得税首先是有一套有效的实用的评估和征收方法,其次是税收收入的高弹性,即税收收入可以随国民收入和财政需要的变化而灵活变化。

  英国所得税制度,开征后不到20年被废除,废除后不到30年又以临时的名义重新开征。虽说临时征收,但年复一年,终于成为最重要的永久性税收,且被其他国家仿效、引进。从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大陆的观点看来,英国所得税优点多多,首先是有一套有效的实用的评估和征收方法,其次是税收收入的高弹性,即税收收入可以随国民收入和财政需要的变化而灵活变化。

  税收收入的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收入随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却无需变动税率。这一点,在实行比例税率的税制下,是容易做到的,而实行定额税或分摊税就不容易做到。英国史上的一些从价征收的关税、从价征收的消费税,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国家税收也随之自动提高。英国所得税主要实行比例税率,因此收入也是随着经济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这一点,在今天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放到英国和欧洲的历史上看,就有些新颖。

  英国历史上的税收,间接税主要是比例税,按课税货物价值或数量的比例征收,价值高,数量多,税收自然就多;价值低,数量少,收入自然少。所以,国家经济发展,交易增加,都会促进税收的增加。但是英国早些时候的直接税,往往不是比例税,而是分摊税。所谓分摊税,就是说,如果国王需要一笔钱,就向议会提出申请,议会认为可行,就批准征收一个数额固定的税收。然后按照这个总额,在全国各地分摊。因为是分摊,也就不存在确定的税率。分摊税不但在查理二世时期大量征收,在光荣革命后也征收。光荣革命后议会曾征收一种叫做“捐贡”的直接税,尝试按比例征收,结果税额连年下降。不得已,1697年仍然恢复征收固定税额的分摊税,这种税就是英国的土地税。英国土地税此后征收数百年,在全国是一种分摊税,确定总额后分摊给各地。各地则根据当地分配到的税额,对土地进行评估,确定具体税率。这就决定了各地的税率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分摊税的总税额是固定的,不大可能随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而调整。如果需要调整,需要重新申请议会批准,重新设定新的总额,重新在全国进行分配摊派。由此可知,分摊税是非常僵化的税收。

  分摊税在欧洲大陆更为流行。在当时大陆潜在的思想和观念中,由国民收入增加而产生的盈余,必须留在人民的口袋中,它的任何部分都不应自动地转移给政府,除非得到议会授权。也就是说,政府税收是由议会确定的固定份额,除了这份定额的收入,政府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增量部分,这些增量归人民享有。不管国民收入有多大的提高,政府收入应是一个定额,轻易不能提高。如果政府要增加收入,必须获得重新授权。

  所得税与分摊税是完全不同的,国家从国民收入中分享收入。经济发展快,国民收入多,国家从中获得的税收也多。这种情况下,国家也有更大的积极性发展经济,改善国民收入。从十九世纪后半叶,也就是所得税重新开征后,英国政府就在不改变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在实行每镑征收4便士的税率下,1866年所得税收入为575万镑,1867年为600万镑,1871年为625万镑,1873年为750万镑。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的增加额是很大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人们的所得也增加了,国家从中分享的收入也增加了。

  税收收入的高弹性的第二个特点是税率调整也比较灵活方便,其税率一般是按照一镑中征收多少便士计算的,从每镑征收2便士(相当于百分制的0.83%)到超过1先令(1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不等。在所得税重新开征后,几乎每年的预算,都会根据政府支出需要,对所得税税率进行调整,即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若干便士。在1875-1876年,税率只有每镑2便士,而在1856-1857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903年的布尔战争时,由于支出需要大幅增加,税率达到16便士。通常年份一般保持在4便士和7便士之间,也就是在1.6%-3%之间。当然,无论是每镑2便士还是16便士,按照百分比计算,税率一直没有突破10%这样一个被认为是税收禁区的最高极限(这个极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完全突破)。可见英国所得税税率的调整相当灵活,能够适应支出变化的需要。

  英国税收的高弹性特点,受到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欣赏和赞扬,所得税也被各国学习和仿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大国和美国先后开征了所得税。德国经济学家,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冯·施穆勒在1909年就充满羡慕地写到:“如果有了如此能够适应的因素以至使税收得以在240万镑和2400万镑之间变化,如同英国所得税所采取的形式,德国人民该是多么喜悦”。施穆勒羡慕英国人民的“政治感”和“爱国感”,以及英国富人中公正的情绪,正是这些情感使得税收弹性成为可能,并因此通过如此可靠的财政基础支持政府。

  (作者系财税学者)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