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共享发展理念,同筑“数字丝路”-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科技

中国与拉美:共享发展理念,同筑“数字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0-05-14 08:14:09  来源:光明日报

  当今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工业4.0却已然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在这一浪潮中,通过型塑全球生产与消费模式,“数字革命”不仅成为经济发展形态转型的必然趋势,更拓展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合作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拉美国家而言,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以及“一带一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与现实共建方,“数字丝绸之路”的构筑既能彰显中拉之间高度的利益契合,也能为双方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开辟新的空间。

  从现实必要性来看,共筑“数字丝路”能够为当前亟待进行结构性改革、寻求新动能的中拉双方提供重要的突破口。近年来,中国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致力于通过促进新经济业态的形成与壮大,纠正当前国内供需结构失衡与要素错配现象;同期,对初级产品部门高度依赖的拉美国家在大宗商品退出“超级周期”后,暴露出生产力不足、经贸结构单一脆弱、研发创新能力基础薄弱、“去工业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因此,各国政府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推动包容性增长与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在这一背景下,鉴于数字经济在提振生产效率、降低供给成本、促进需求结构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释放的正向外溢效应,中拉双方亟须抓住这一机遇,推动该产业部门的深度对接与融合,以满足双方现阶段结构性改革的共同需求。

  从顶层设计与战略构想来看,共筑“数字丝路”为中拉双方深化参与全球治理进程提供有效路径。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中国与拉美正在积极构建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曙光。在“一带一路”与金砖机制框架下,中国以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发展为核心要义,寻求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拉美国家则表示出强烈的意愿,希望在中国近年来所倡导的多边治理机制上,加强数字经济交流、共享数字经济成果。毋庸置疑,一个数字经济所引领的全球命运共同体将有利于中拉双方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消弭技术鸿沟,从而在新秩序构建中重塑发展权,形成新的互动模式,以期实现协同共振,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从实现条件来看,中拉双方在构建“数字丝路”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以自身比较优势与包容性发展理念践行“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开拓面向新兴经济体的海外市场,力图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基础设施企业赋能;与此同时,近年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多次强调加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对于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受制于资金与人才短缺瓶颈,拉美各国对发展数字化进程的投入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其日益扩张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国十分重视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将为本地带来的增量投资与增量市场。鉴于此,中国与拉美,作为供给方与需求方,在推动数字新业态合作方面具备高度可行性条件。

  具体而言,第一,基础设施。拉美通信基础设施供求不平衡性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但这一缺口的存在却为兼具基建能力与投资意向的中国带来了机遇。举例来讲,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参与智利连接拉美和亚洲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这项工程对国际海陆缆等通信网络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尽管面临美国的施压,但如巴西、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多国认可中国华为公司在全球网络通信技术中的引领作用,明确表示将向其5G网络敞开大门,这将极大地推进拉美区域数字互联互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第二,共享经济模式。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共享经济新业态驶入数字化轨道,而中国更是这一趋势的创新者与引领者。随着“数字丝路”的推进,中国企业将共享经济理念分享给拉美国家,并获得了高度认可。以中国“共享经济”领头羊——滴滴出行为例,截至2020年初,在充分考察本地化情况基础上,滴滴首先通过并购进入巴西,而后相继登陆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市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拉美地区最重要的移动出行平台之一。这种创新性的开拓方式不仅为中国新经济新业态企业迈入拉美提供了重要借鉴,也有利于拉美各国相关基础设施及产业技术服务的优化升级。

  第三,电子商务。如今,在推进数字全球化进程中,跨境电商业已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而拉美各国人口结构偏年轻化,总体消费水平高,对国外商品需求旺盛,且作为近年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充分评估了中国电商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基于此,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日趋强烈。应当指出,中拉跨境电商领域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双方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尤其是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而且有助于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就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智能支付和物流体系的建设形成更深层次的协调合作机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芦思姮)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避免滥用弹性工作制 侵害劳动者权益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带来信息获取和传输的革命,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传统固定工时或固定场所的工作制度发生裂变,弹性工作制开始兴起。弹性工作制通常适合于业绩目标明确或工作任务清晰而且不需要依赖固定场所、多人协作或机器设备的行业或岗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企业主动选择弹性工作制,不再采用统一、固定的上下班制度,允许员工在家、在线办公,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员工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灵活自主的工作方式。

  • 【工作研究】以“站室”为抓手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站室”建设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依托“站室”建设持续发力,突出培育创新思维,发挥创造潜能,锻造创新技能,融合创新因子,落实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 【问题探讨】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变化及工会应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工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突出维权服务工作重点,把握协商调解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劳资合作的良好态势。

  •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凝聚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深厚情谊和亲切关怀,在全社会再次吹响了劳动奋斗创造的时代号角,又一次发出了弘扬劳动精神的庄严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凝聚起全社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访谈

文献

  • 治学以经世

    曾国藩(1811—1872年),谥号“文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史上极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相比于曾国藩的政治、军事成就,其流传下来的著作并不多,最为有名的就是这本时间跨度逾30年、总数超千封的书信集——《曾文正公家书》。但仅就这一部家书即让曾国藩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赞誉,而其中蕴含的治学之道,至今依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

  • 马克思关于调查研究的开篇之作

    《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发表在1843年1月出版的《莱茵报》上,它是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的第二年发表的文章。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