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奋力谱写新时代建设“重要窗口”的壮丽篇章

楼胆群
2020-08-17 09:10:17  来源:光明日报

  3.创新强省——建设“重要窗口”的加速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可以说,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浙江省把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作为首位战略,提出要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调要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全面构建全域创新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窗口”建设的强大持久动力和鲜明标志,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育新机开新局的中坚力量。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特色领域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创新体系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在世界创新版图中确立特色优势、跻身前列,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一阶段,将着力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着力优化全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创新空间布局和产业平台体系明显优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着力实现重要指标“六倍增六提升”: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PCT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数字经济增加值等6个方面奋力实现倍增,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3.2%,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力争达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185人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25万元/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4.开放强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扩容器

  浙江要建设“重要窗口”,必须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建设“重要窗口”,既要练好“内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又要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把浙江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大力做好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势发力的文章,努力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抓好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都市圈城际轨道、洋山开发合作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共建省际协同发展平台,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十大标志性工程,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深入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复制推广改革创新最新制度成果。

  5.人才强省——建设“重要窗口”的稳压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建设“重要窗口”,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和创新的能力、动力、活力。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要按照首位战略的标准和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省,全力建设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

  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要统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家和工匠等紧缺人才,紧紧抓住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系列人才工程,进一步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创新人才,使浙江成为最具影响力、吸引力的国际人才流入地之一。重视培育和用好本土人才,优化政策激发本土人才积极性,加快高素质人才国际化培养步伐。实施青年英才集聚系列行动,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活力之省。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加快创新型浙商队伍建设。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启动“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设一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作者:楼胆群,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