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培养“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

游旭群
2020-09-10 08:39:10  来源:光明日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要回答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好教师提出“四有”标准,教师教育必须担负起落实这个目标的神圣使命。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对教师培养的新要求,深刻把握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扎实践行教师教育的时代责任。作为师范大学更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敢于作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的人才,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不断迈进。对大学而言,在努力培养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同时,如何确保坚守人才培养的价值观不被新的思潮所影响,努力避免教育的异化,成为必须正视和解答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篇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同样,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还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掘墓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于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高等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论述和阐释了教育在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贡献,提出的重要思想为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事关高等教育能否肩负起教育强国的重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行稳致远,而作为教师教育承担主体的师范大学,理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立场,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业,在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当今时代的基本现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西部地区的师范类高校而言,多年来已为西部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为最艰苦的地方撑起一片天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立足新时代,西部师范类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落实培养“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培养造就“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三位一体”式好老师,为振兴西部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发挥应有作用。

  学识扎实是好老师的立身之本

  人才培养是育人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好老师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有真才实学。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普遍知识、培养学生理性。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也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生产和传授知识是大学的根本属性,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因此,大学必须把培养具有扎实学识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对于以培养教师为主业的师范大学而言更是如此。而培养扎实学识的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防止培养的人才成为梁思成先生所说的“有人文没有技术的‘边缘人’或有技术没有人文的‘空心人’”。

  首先要加强通识教育。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指出,通和专要精通,但重心在通而不在专。大学教育要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积淀广博知识、培育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从而使学生变得更有创造性、包容性和想象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同时,具有批判性思维,以多元视角审视和看待世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著名教育家怀特海所说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其次要强化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专业教育要突出特色和差异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最新学术前沿,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让学生走上岗位后,能成为一个有丰富知识、过硬本领的好老师。

  9月9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荷泉小学,陈小平老师(左)与苏惊涛老师在课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