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总能让我们感到温暖-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有一种声音,总能让我们感到温暖

王建柱
2020-03-20 16:13:12  来源:解放日报

  《话说长江》让他走到台前

  1981年,陈铎在单位担任业务秘书,有一天,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的编导找到他,要他约两个人去试音,为《丝绸之路》解说。聊着聊着,编导突然问陈铎:“你解说过吗?”陈铎和同事们那时负责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的制作,平时大家都在一个大院进进出出的。那个编导有时看见陈铎拿着录音机采访,有时看见他拿着照相机在一些场合拍照,还看见他画布景、调灯光,负责广播剧场的灯光改造,他还参与室内的电视节目,又是表演又是制作……人家不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最后那个编导说:“陈铎,干脆你来解说算了。”

  过去,陈铎做广播人们只闻其声,做其他工作又都是躲在幕后,从《话说长江》开始,陈铎露脸了,走到了台前。在《话说长江》中,陈铎本色出场,不加任何修饰,以自己的学识、真诚和平易打动了千百万观众。那飘逸的鬈发、温和的笑容更成了他的招牌,甚至他的一副眼镜都能引起观众的议论。自此,有别于传统播音员形象的学者型主持人开始不断出现。他和虹云还开创了双人主持的崭新风格。《话说长江》算是一个开端,慢慢地,观众接受并喜欢起这种形式。陈铎也和虹云一起成为当时非常火的电视明星。

  说起主持,陈铎深有感触地说:“我想象着和观众朋友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搂着观众的肩膀来介绍,而不是像教师那样说,你知道吗?你去过吗?过去的纪录片,无论观众听不听,都要宣告,是在教育你。而在《话说长江》中,我把自己的位置调低了,这样做也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才会有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感觉。”此后,陈铎又主持了《话说运河》等大型纪录片,他的电视解说风格日臻成熟。

  转化为一种触动人内心的力量

  在《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之后,陈铎有更多机会干他的老本行——表演和朗诵,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语焉不详的华丽,更没有一惊一乍的忽悠,依然是和观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依然是他过去在台上的那种朗诵风格,一个拖长的尾音“书是读不尽的——”,“哦,对了,再提醒一句:不管您是什么年龄,书,是读不尽的哟——”无工自巧,细润含情,妥帖蕴藉,绵柔悠长。陈铎的朗诵,就像一壶度数不高但回味无穷的老酒,又似一曲自出机杼、老调新弹的岁月慢歌。

  有一年,他参加一个联欢会,在座的都是各方面的老同志,当时文艺界的大腕都表演了节目,相声、歌曲、舞蹈、杂技,丰富多彩,而他的一首诗朗诵,更让老同志们听得如醉如痴,朗诵的间歇停顿处,全场似乎掉根针都能听得见,可见朗诵的力量和魅力。

  陈铎说,朗诵是可以直接走进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艺术形式。“朗诵也好,朗读也罢,都是把白纸黑字转化为一种触动人内心的力量,同时朗读又可以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传承文明。朗诵艺术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社会文明的畅想。总之,要用朗诵的形式去表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协同和韧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将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我们正在目睹一场针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反应。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