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战“疫”良方-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历史上的战“疫”良方

邓田田
2020-02-10 09:10:00  来源:学习时报

  “疫,民皆疾也。”瘟疫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难题,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战“疫”的记载。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历史上有详细描述的“大疫”,周代有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对于中国历代的执政者,每一次疫情的发生,都是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大考。在这一次次的战“疫”“大考”中,中国人顽强抗争,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良方。

  隔离方

  李兰娟院士指出,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是最好的防疫方式之一。这是有历史依据的。能否迅速控制疫情,主要就在于地方官能否在第一时间发现疫疾并飞快地采取隔离措施、保护百姓。《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录了秦代的战“疫”制度,平时由典甲(乡长)负责留心调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向郡守报告;郡守接报后,马上派出医官进行检查,一旦属实,当即组织隔离治疗。所有的病例被隔离在专门的“疠所”里,由政府派专人医治和照顾,病愈之前不得与外界接触。这就是中国设立隔离治疗制度的开始。汉代不但延续了秦制中的“疠所”,还设有专门的军中隔离医院——“庵庐”。据《后汉书》记载:汉军讨伐羌人时,“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为避免疫情扩大,所有染疫的官兵被统一安置在“庵庐”里,由专人留下来负责隔离治疗。

  南朝设“六疾观”,北朝设“别坊”。唐朝设“病坊”,由佛教寺院负责承办。宋代设“安乐坊”,后又更名“安济坊”。由中央政府视疫情分拨经费,由地方政府采购药物,招募僧人照料病患。“安济坊亦募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赐紫衣、祠部牒各一道。医者人给手历,以书所治瘗人,岁终考其数为殿最。”宋代的隔离医院里不但有病房、医生,还有记录病情的“手历”,并有依据“手历”进行表彰、奖励的年终考核制度。“安济坊”中,病人以病情轻重分区居住,“以防渐染”。明清时期承袭其制,设“养济院”。

  另一种隔离方,是把健康人主动从疫疠中隔离开来。政府鼓励在疫区的居民深居简出,甚至足不出户,以待疫情消解。对抗疫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摄生者,惟静坐简出,足以当之”。《不知医必要·时疫》云:“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以及阖邑,病气秽气,互相传染,其气从口鼻而入。”从历史的经验看,我们现在尽量少外出、不聚集,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战“疫”良方。

  医药方

  无论哪个朝代,由政府组织医疗力量迅速救治,都是战“疫”决胜的重中之重。淳熙十四年,临安发生瘟疫,宋孝宗令和剂局研制防疫汤药,免费分发给百姓;正统十四年,淮扬发生瘟疫,明英宗派40多个太医奔赴疫区,划片分人负责,带领并指导当地医生救治百姓;嘉靖二十年,京城暴发“疾疠”,明世宗亲自研制《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并令官员向民间印发药方;万历十五年,京城大疫,明神宗从太医院调出大量医生,在北京及周边免费诊治并施药。不仅要“医救”“赐药”,还要“颁方”,这是中国古代政府面对疫情时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从南北朝时期起,政府便承担征集、实验与发放药方的任务。北宋朝廷收集编订的《集验方》《简要济众方》《庆历善救方》《圣惠方》《四时摄生论》等方集在战“疫”斗争中立了大功。不少有作为的地方官也积极组织编写实用方书。如虔州知州刘彝撰《虔州正俗方》、广南西路转运使陈尧叟撰《陈氏集验方》、信阳军知军王寔撰《伤寒证治》等。

  这些名方凝结着历代名医的经验与智慧,千年后的今天用之仍有奇效。如余师愚所发明的清瘟败毒散,能治疫疾之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身热肢冷,有起死回生之功。广东名医梁玉瑜所用的家传验方十全苦寒救补汤治疗,十日之内,必收奇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如白虎汤,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症状是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是我们今天仍需参考的智慧宝库。

  除污方

  疫从何来?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疫从污起。脏乱差的环境、被污染的河流,容易滋生并散播瘟疫。

  为消除污染源的隐患,历代战“疫”的地方官都在环境整治上下足了功夫。乾道二年,隆兴府大疫。隆兴城旧,供水的河渠豫章沟里积满污泥、臭气熏天。知府吴芾率众疏浚河渠,禁绝污染,又把百姓迁居到离河渠较远的干爽洁净的高地,“集群医分井治疗,贫者食之,全活不可计”。

  宋神宗年间,虔州瘟疫频发,知州刘彝认为祸根在于水源上游淤塞,以致屡生水患、滋生疾疫。便以“雨污分离”的新思路设计并修建了著名的“福寿沟”,利用地形的高差,采取自然流向的办法,将坡度、断面设计得十分精巧,又依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以防江水倒灌。虔州的瘟疫从此消失殆尽。福寿沟至今仍满足着赣州旧城区的排污需求。即使再增加三四倍的雨水、污水流量,也不会发生内涝。

  清洁方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蒸汽可以消毒,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指出:“天行瘟疫。取出病人衣服,可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除了蒸汽,熏燃也是战“疫”的妙计。芸香气味芬芳,置于席下则虫豸不生;艾草香气清爽,燃烧艾叶则蚊虫退避。南宋时期,临安城里有很多卖“蚊烟”的小商贩,卖的就是干艾草压制成的香饼。另外,宋人还有一种专门用来熏燃的驱虫药,由木鳖、雄黄、艾草和合,效果很好,有诗为证:“木鳖芳香分两停,雄黄少许也须称,每到黄昏烧一柱,安床高枕至天明”。

  个人必须要高度重视,以保持健康,增强战“疫”的免疫力。《增辅瘟疫论》曰:“有温病而未病者,存于肤理鼻喉之间,温者清之;否,冬必伤于寒……”不仅要勤洗手、口,而且要每日沐浴,衣服要保持洁净、干爽,冷热适度。盥洗不能仅用清水,还需附以澡豆、皂角的帮助。澡豆是一种用黄豆粉混合杀菌药粉制成的小丸,用以清洁面、手,《遂昌杂录》记载:“宋僧温日观……每索汤浴,鲜于公必躬为进澡豆”,可见澡豆是当时洗沐的必备品。此外,宋人还有吃饭、赏花、祭祖之前必须认真洗手的习惯,南宋人所画的《盥手观花图》正是这一良俗的生动写照。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面对险恶的疫情,即使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古代,顽强智慧的中国人民都能不断战胜疫魔。今天,我们更应该坚定必胜信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多维视角

    长期以来,讨论带薪休假问题一般都是从劳动者保护的角度,或认为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重要权利;或认为带薪休假对于劳动者恢复体力、脑力,实现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与体面劳动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落实带薪休假让劳动者劳逸结合,对于提高用人单位生产效率也具有价值。

  • 【工作研究】发挥工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在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实践中,山东省寿光市总工会在农业产业链上建会,组织农民工入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选树农业劳模,助推脱贫攻坚,从多方面发挥自身作用,逐步探索出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路径。

  • 【热点思考】新型用工关系中劳动争议的司法应对

    我国当前实施的劳动法律法规多是以标准化劳动关系为基本模型制定的。而在经济社会高速转型发展的当下,许多新型用工关系的出现及其纠纷的发生,已经无法完全进行条款对应式的评价,给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带来挑战。

  • 【问题探讨】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动性作用的探讨

    工会组织发挥能动性作用,不仅是其转变组织理念、实现自身组织转型,以更开放的姿态构建竞争、协同的社会治理网络,实现社会“再组织化”的一种策略选择,更是党的建设、群团改革、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多维度、多层次的需求,为建构枢纽型社会组织形态提供了良好的结构性契机。其能动性的发挥,实践层面则是一个持续行动与机制运作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党领导和执政的群众基础、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结构,促进需求整合与资源整合。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