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呼唤语言道德-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新时代公民道德呼唤语言道德

王秀云 石锓
2020-02-27 09:42: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纲要》强调共建共享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社会文明,坚持道德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道德”和“语言”都是一种共建共享的社会现象。语言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驱动力,本质上也是全民共建共享的事业。语言道德包括说话的口德和为文的文德。讲语言道德既是公民有道德的体现,又能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及的文明用语、行为准则、校训、家庭教育语言、网络媒体语言、广告牌语言景观等都属于语言道德建设的范畴。语言道德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适应现代文明、建设家庭社会道德、立德树人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纲要》指出,要研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文明用语规范;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更好发挥其规范、调节、评价人们言行举止的作用;要用校训励志,营造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这都是全社会或特定人群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语言产品,研制和修订完善这些语言产品,可以提升公民道德境界。承载这些语言产品的宣传栏、显示屏、广告牌等媒介,既能营造明德守礼的文明氛围,也是重要的语言道德景观。增强语言道德的文明用语规范,既可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也能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维护我们的国际形象。《纲要》指出,要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依法依规严肃惩戒污蔑诋毁英雄、伤害民族感情的恶劣言行;及时批驳违反社会道德、背离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现象。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坚决抵制社会上和文艺作品中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清除“三俗”中包含的丑言恶语,可以增强人们的语言道德意识。治理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剔除谎言,有助于树立讲诚信的语言道德观和防治语言腐败。弘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嘉言懿行,可以传承传播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纲要》指出,家庭美德建设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语言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道德水平。科学研究证实,父母对孩子大声吼叫、严厉斥责,甚至使用贬低和侮辱性的词句,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暴力,会对孩子的大脑结构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会在精神心理甚至生理上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用语言教知识、育品德时,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道德水平。孩子耳濡目染父母良好的语言道德,才更有可能成长为有语德、讲道德的好公民。

  《纲要》强调要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清理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和暴力等内容。网络媒体中的虚假、不健康的语言是网络媒体语言道德失范的表现,势必严重危害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网络空间的语言道德建设确有必要。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个人或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与评价取向,具有提高社会公众文明素养的道德价值,承载着实现社会道德理想的责任。网络媒体传递信息及时、审美示范效应大,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的主要阵地,其语言更是道德信息的载体、道德传播与教化的工具,重视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对于公民道德建设意义重大。

  《纲要》多次提及“诚信”,语言道德的核心就是讲诚信,“修辞立其诚”就是语言道德和诚信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修辞、诚信和道德水乳交融,修辞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发展极为重要。《易传·文言》的名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最早使用“修辞”一词,古人把修辞置于创造、治理、经营事业的高度,足见其重要性。刘向在《说苑》中不仅赞同子贡的“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的观点,更是提出“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的告诫,认为修辞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主宰事情成败和人身荣辱,是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自通的途径和方法。修辞既是在修饰文辞,也是在修炼德行,更是在保护和成就自己、他人和社会,修辞能力是一个人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而“立诚”是提升修辞能力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修辞即做人,首要是立诚,特别重视语言修辞与道德修养的关系,认为作为客体的语言与作为主体的人,本质上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修口、修心、修文德具有本质的贯通性。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与“信”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孟子就认为“诚”是“天之道”,“信”(思诚)是“人之道”,天人合一,天道人道互通。从语言道德的角度来说,“诚”指“内诚于心”,是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就是真实无妄,做实事,反对虚伪;“信”指“外信于人”,是内诚的外化,言论既要真实,反对假话、大话、空话,还要求真理、立真理。可见“诚”与“信”在基本概念上同义等值,都是指人的诚实无欺、言行相符、内外兼修,诚信就成为传统的伦理行为规范和传统文化对做人的道德要求。孔子提倡“有德者必有言”,荀子强调“不顺礼义,谓之奸言”,都是要求言辞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周易》主张“言有物”,老子提倡“言有宗”,都是要求言辞要有信实的内容。古人讲言为心声,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说出感人、动人的言辞,才能表达“信言、善言”。总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呼唤语言道德,“修辞立其诚”就成为一条为人为文的根本性的语言道德原则。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石锓为该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疫情时期对医务人员应灵活适用工伤规定

    疫情期间,刘文雄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已不限于工作时间的8个小时和医院。可以说,刘文雄是在疫情期间因工作过度劳累导致疾病复发而猝死的。在这种情形下,相关部门应该可以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立法精神前提下,对刘文雄死亡灵活适用工伤认定标准,认定其死亡为工伤。

  • 【前沿观察】“人机共舞”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和美好前景,同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改变劳动形态、工作方式和劳动过程,必将给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 【工作研究】浅论企业隐性安全隐患的防范与治理

    安全隐患是工业生产的大敌,一般分显性隐患和隐性隐患。隐性安全隐患隐藏于各生产要素中,难以发现,治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采用科学方法,从员工、设备、工具等诸要素抓起,综合全面防范治理,做好超前防范和事后治理,才能及时清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 【热点思考】疫情之下的复工与劳动关系调整

    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落实既有发展战略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和发展模式提出了考验。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