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刊与现代性的三维关系-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城市、报刊与现代性的三维关系

蔡 斐
2020-04-28 16:22:3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城市空间中的报刊不止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能够重构感知和经验的时空参数,从而使我们能够远距离地看到世界场景和时代巨变。这种能力,是新式媒体打破时空藩篱,构建的新式城市交往,建构的新式社群关系,推进社会整体向现代性跃进的强大推动力。

  在梳理近代中国对现代性的追逐历程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现象往往被学者们忽视了,或者说是习焉不察,即过往教科书中作为办报地点的城市,实际上有着一种空间意义上的支点价值,它与报刊、现代性之间发生着隐秘却紧密的互动。

  于城市来说,城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中心,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作为城市内在“精神气质”的现代性不断充实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理论前提、基本框架、哲学指导与价值支撑,现代性是城市发展“祛魅”的指标体系和追寻目标。所有城市在空间维度上近乎一致,芒福德对此描述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空间的价值使得报刊从静态的、中性的工具/渠道转变为极具涵化意义的动态活动,城市空间也从单纯的位置、地点或场所摆脱出来,添放进社会、文化和媒介的多元维度,这使得城市空间既是一个“物理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栖息之地与人类存在的“诺亚方舟”,并处在与报刊互为关系的共同体系之中。当透过历史审视近代中国城市时,它的现代性既有旧时城门的被突破,有电灯、轮船、铁路、电报、银行、报馆、自来水的引入,也有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市民整体心态的急剧变迁,这是现代化对社会力量释放的结果。当城市精英分子推动新式报刊出现时,古典政治中无形的“民意”有了全新的载体,并撬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大门,一切皆可讨论,就此难以休止。就晚清来说,这种城市舆论带来的结果是加速了与清朝的离异倾向,推进着一个更符合现代性气质的新时代的来临。

  于报刊来说,城市空间中的报刊不止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能够重构感知和经验的时空参数,从而使我们能够远距离地看到世界场景和时代巨变。这种能力,是新式媒体打破时空藩篱,构建的新式城市交往,建构的新式社群关系,推进社会整体向现代性跃进的强大推动力。显然,一方面,现代传媒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性的历史发展必然要求大众传媒的出现、发展和发挥效用。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又推动着现代性观念的普及。大众传媒产生后,它又成为观察和推进现代性的某种标志标准,比如帕克所说的“报纸是城市范围内通讯传递的重要手段”,比如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比如安德森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比如城市文化、精神和价值意义的培植。所以,恰如黄旦先生说的那样,“报刊不是在表象注意层面上描述了城市什么,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城市景象,而是创造了一个路向、一种观看并参与城市的方式。”

  于现代性来说,它隐身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却又引领着城市方方面面的现代化进步,大众传播领域自然包含在内。从近代中国城市报业的发展,已经能够观察到中国媒介现代性从开始到成熟的变迁,这是报业本身的进步。同时,这种现代性的进步不止是报业的,它是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进步生成的,不能割裂开来剥离考察。换言之,现代性既弥散于整个城市,也是城市与报刊之间勾连关系的“摆渡人”,以现代性来考察城市与报刊的互相构成及其规则,又可以看到,传播意义的发端、延续、变异、断裂、新生、融合等等状态,都能从城市表征的现代性的发生、成长、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在近代城市与报刊的互动中,媒介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重塑了时空结构,时空伸延的水平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这种重构是对秩序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国家社会政治体系和文化形态,也重构了近代城市空间。进一步来说,媒介内容引发的舆论思潮、文化影响、知识交换与价值生成,不仅从多方面建构了“纸上的城市”,形成了城市多向度的对话,而且也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城市形象”,激发了报纸读者对城市现代性的想象。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专家提出可设立劳动者无薪休假制度

    受疫情影响,“带薪休假”给一些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相关律师、专家认为,为缓解疫情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时回应劳动者合理期待,可修订《劳动法》纳入劳动者无薪休假权的相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既给企业减负又保就业。

  •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复工复产“压舱石”

    如何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牛鼻子”,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处理疫情期间及后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通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取得战“疫”胜利。

  • 【问题探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会数据资产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会有必要及时参与新型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建立工会数字社区,培育数据挖掘能力,确立工会完整的数据资产体系,从而有效保护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数据资产权利。

  • 【热点思考】劳动美是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要素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必要。提高学生劳动认识的手段很多,引入美育要素,在劳动教育中注入劳动美的内容就是做好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访谈

文献

  • 中共七大幕后珍闻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距今已整整75年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时隔75年,透过那些流传下来的珍贵记忆,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