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张宏
2019-05-30 13:24: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让每一堂历史课都立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养,立足于立德树人。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期,上好各类德育课程无疑是塑造青少年“三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于历史学科自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做到在历史教学中精心设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功能,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少中学历史教学的客观效果却显得不尽如人意,以灌输现成的、过时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显然并不能受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本应在开启学生思辨能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方面大有可为的历史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显然有悖于历史教学的初衷。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人格、人性的养育,其中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写给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学是一门深邃而古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人格教育素材,历史学科的德育目标在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显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古今中外史籍浩如烟海,仅就中国历史而言,历代才俊以卓越的英姿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风貌,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育人资源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当强化德育教学,提升德育能力,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锻造成的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历史课程显然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最为生动的教材,通过对于历史的深入学习, 真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切之爱。

      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曾间断,处处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素材。通过学习四大发明、汉唐盛世、大运河、都江堰、丝绸之路、《甘石星经》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通过学习不平等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可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通过学习14年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两弹一星”、神舟飞天、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具体史实中的爱国主义内容,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懂得爱国主义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的才能,方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道理。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明辨是非教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史实中既有出于正义、保家卫国的杰出历史人物,也有背信弃义、为后世民众所唾弃的民族败类。对此,历史课应该充分利用英勇历史人物的凛然大义、坚贞不屈,来引领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励志人物司马迁等人的事迹,帮助学生们建立不轻易放弃的抗争意志;通过奸佞权臣秦桧等人的奸诈卖国换取名利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美丑观念;通过学习李时珍等人不畏艰险的治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行事风格;通过学习历史中的普通民众为生活而坚忍负重,帮助学生体会曾经的民生艰苦,学会珍惜伟大时代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人格素养教育

      名言警句,可以明事理。学习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从中体味丰富的处世哲理。道德素养的范围广泛,谦虚谨慎、勤奋上进、克己奉公、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德育素材,均可以在历史教学中找到鲜活事例。比如,在讲到孔子等谦逊好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不耻下问”之意;在讲到欧阳修等分秒必争、勤于学问时,应该让学生体会“马上、枕上、厕上”之意;在讲到商鞅等开拓进取、勇于变法时,应该让学生体会“治世之道,不法古”之精神;在讲到霍去病等保家卫国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迈;在讲到司马迁的隐忍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气概;在讲到袁隆平等为科学而探索时,应该让学生体会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总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利用这些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化,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思想品德教育是新时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让每一堂历史课都立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养,立足于立德树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特有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润物无声地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增强“四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颁布近4年来,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正逐步深化。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坚定政治引领站位,增强领导力;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力;健全职工参与机制,增强凝聚力;运用网上传播宣传,增强影响力。

  • 依法保障企业职工休息休假权的建议

    各级政府要把依法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级工会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劳动行政管理,逐步完善普惠公平的劳动保障政策和社会改革政策,共同推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营造企业守法经营和职工依法维权的社会法治环境。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工会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要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奋力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握工会组织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坚定政治方向,凝聚奋进力量,最广泛最紧密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奋力谱写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