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刘 佳
2020-04-07 11:30:38  来源:大众日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央以最高规格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出了上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总动员令。

  劳动为文明奠基,文明因劳动而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伟大民族。在当代中国,劳动的政治意义已经超出劳动实践本身。劳动垒砌社会主义巍峨大厦,构建个体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塑造中国青年的现代性人格,孕育中国特色劳动文化。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国务院日前专门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指明行动方向,向全社会发出上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修课”的总动员令。

  劳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的现实展开,是由中国共产党完成的。首先,确立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者是最美丽的人;其次,构建了以劳动竞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生产实训等为内容的社会化劳动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每一个人获得劳动机会、创造劳动价值搭建舞台;最后,形成了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学校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的中轴,是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主阵地,在当代中国劳动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把劳动教育作为制定教育政策、谋划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的文化教育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专业实习、技术教育、生产劳动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教育进入拨乱反正、有序推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这为劳动与教育深度结合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此后,党和国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如何结合、选择什么样的结合方式、结合的侧重点是什么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原则,这条原则被载入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此次《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确定下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育人体系,因势而为、因时而变是劳动教育的鲜明特征。新时代,我们要聚焦时代发展的中心命题、国家改革的重点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在守正与创新、思想与行动、整体与部分相统一中上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修课”。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理念、方法、载体和内容。既要坚守中国共产党推进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也要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劳动教育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切实扭转劳动教育理念淡化、课程体系建设弱化、公众理解片面化等问题,努力创新劳动教育的组织形态、课程形态、制度形态,使劳动教育面貌得到整体改观、劳动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发展。

  思想与行动相统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计划经济时期工厂劳动、农业劳动、义务劳动的“复制版”,也不是用劳动教育取代课堂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替代版”,更不是对西方国家劳动教育体制机制的“模仿版”,它是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劳动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相适应、与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相贯通的“升级版”。作为“升级版”的劳动教育,其最大特点就是坚持思想与行动相统一。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心在于劳动理念教育、劳动价值培育、劳动品格培养、劳动精神传承,“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是“知意行”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在知晓意会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摸爬滚打、出力出汗,让教育充满乡土色彩、生活气息、汗水味道。

  整体与部分相统一。劳动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社会系统工程,这是由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上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必修课”,必须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原则,把握劳动教育的辩证法。要做好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效连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要讲好古今中外的劳动故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内涵、中国人民劳动创造的伟大实践、个体劳动行为的基本规范,自然科学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创造精神、批判思维和动手能力,将劳动教育贯穿探索未知之谜,改造客观世界的全过程。要做好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有机衔接。按照《意见》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层层递进原则,做好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意识启蒙和培养,初中阶段劳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普通高中阶段职业体验教育和服务性、生产性劳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劳动伦理与工匠精神教育,大学阶段劳动意识强化和就业创业能力训练。要做好学校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体参与的有力对接。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又是社会劳动教育体系的中轴。要完善激励机制和对接渠道,通过学校劳动教育撬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引导企业、工厂、乡村、社会团体、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身劳动教育,形成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劳动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与服务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电子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管理数字化的关键

    近日,人社部就订立电子劳动合同的有关问题进行回函,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文虽以回函形式,内容简短,但对电子劳动合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工作研究】工会要找准切入点做好劳动教育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意见》要求,在总结回顾“劳模进校园”活动基础上,持续在加强合作、扩大覆盖、丰富载体、强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找准切入点、发力点,主动融入、担当作为,为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应有的努力。

  • 【问题探讨】设置劳动法庭必要性的探讨

    劳动法庭设置不仅是法院内部机构的设置问题,而且是遵循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处理规律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问题。深入认识劳动法庭设置的必要性将在根本上有助于理解劳动法庭存在的事理基础,对推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完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热点思考】平台经济中劳动用工的法学分析

    互联网科技催生大批APP平台,平台经济可以有效整合、配置社会资源,既为消费者提供经济、便捷、高效的多样化选择和服务,又在扩大就业规模、开拓灵活用工形式等方面呈现出独特价值。目前,法学界、法律实务界对平台与从业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分歧较大,对两者关系性质定性不同,将直接影响对从业者的保护措施和制度设计。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