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文教

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

2020-06-27 10:17:28  来源:光明日报

  儒学重视提升人的格局

  我们再来看儒家的这个“儒”字。可能有人望文生义说,儒者人之需也,这样解释似乎也没错,但儒的本意并非如此,甲骨文中的儒字最早就是一个需要的需,本意是什么呢?这个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徐中舒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这就是徐先生的研究结论。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这起初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之前的儒和儒家,二者区别在于,虽然都是沐浴濡身,但是在孔子这个时候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常常谈到君子和小人这对概念,其实这个君子就是为政者,君的本意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那些地位高的人。后来用以指人格的高尚,所以古代儒家培养的君子实际是有德有位的社会管理者。在儒家观念中,与君子相对的就是小人,小人本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来当然也用做自己的谦称,就是指我是普通的民众。所以小人是指普通的民众,现在我们讲小人是从道德意义上指人格的卑下。但是早期典籍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往往是社会地位的高低。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的“正”是很关键的,儒家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到此我们似乎可以对儒学下一个定义了,其实这个定义也不是我们今天才下的。《淮南子》就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儒学是怎么产生的呢?孔子修成、康之道,成就是周成王,康是周康王。西周初年,周公辅助周文王、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又辅助周成王巩固了天下。成王七年周公还政成王,他就不再辅助成王了。周成王以后是周康王,《史记》里面就记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所以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由此孔子创立的儒学的特征就显现出来了,它追求的就是天下安宁和谐,人心和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其重言,于道最为高。”儒学追求的道,就是人的信仰、人的追求。儒家追求的就是人能遵道而行。

  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价值观念。谈到道,我们想到的是道德,作为一个词可以连用。分开来讲,道其实就是价值体系,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德,就是我怎么做,就是我的行为方式。所以简单来说,道就是怎么想,德就是怎么做。我要做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所以孔子就说:“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

  孔子说过,“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这段话,前面说的是驾车,后面说的是治国。驾车的话,马虽然很好但不按照驾车之道来驾,马车也走不多远。治国的道理也一样,即使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孙子兵法》里也说,决定胜负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道。什么叫道?道,上下同欲,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共同的信仰,才有力量,才能强大,进而伟大。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句话大家都比较熟悉,这是孔子的一种社会理想,最早是在《礼记·礼运篇》说的,在《孔子家语》里面也有,这两篇有个别的内容不一致,我个人认为《孔子家语》里面的礼运篇更加准确一些。天下为公这个“公”,怎么理解?《说文解字》引韩非子的话来解释说“背私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荀子讲,人与牛马动物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彼不能群”。牛比我们劲大,马比我们跑得快,但牛马得听我们的,就是因为“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人既然组成了社会,该不该去讲社会性?如果我们自觉认识到做人的这种特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追求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本文演讲资料及图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提供)

1 2 3 共3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