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亘村战斗—重叠设伏的典范-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七亘村战斗—重叠设伏的典范

姚国正
2019-12-17 09:01:06  来源:解放军报

  战斗简介

  七亘村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386旅一部于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在3天之内同一地点采用“重叠设伏”的战术,连续进行的两次待伏战。1937年10月26至28日,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在师长刘伯承和第386旅旅长陈赓指挥下,连续两次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我军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大批骡马和军用物资的胜利。此战,迟滞了日军沿正太铁路西犯的行动,有效牵制了日军第20师团主力,使得娘子关旧关以南被困的国民党第3军曾万钟部一千多人得以脱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重叠设伏”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讲评析理

  “兵不重伏”,是兵家传统用兵原则,但是我军反其道而用之实现了因敌制胜。刘伯承将七亘村连环设伏战,命名为“重叠设伏”。

  综合全局判明形势。伏击战斗分待伏和诱伏两种,此次战斗属于待伏,要求对敌人的行动时间、兵力和必经道路等情况有准确的判定。在敌人到达之前完成作战准备,待敌进入我伏击区域后,出其不意地将其消灭。对敌情的精准把握是此次取得重叠设伏战斗胜利的前提。战前,刘伯承曾到国民党第3军指挥所,仔细研究了日军作战特点和娘子关一带地形,综合判断日军惯用两路夹击战法,为支援正太铁路主要方向作战,定会派部队实施迂回。25日,刘伯承获悉日军第20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平定县城开进,其运送军械弹药粮秣的辎重部队约千余人在测鱼镇宿营。测鱼镇东部的七亘村一带地形复杂,道路弯曲,是其辎重部队必经之地。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要加紧从七亘村的小路运送兵粮。遂决定在七亘村实施伏击,牵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首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结合情报综合判断形势认为,敌平定前线后勤告急,急需补充。结合日军侵华战争以来,一贯坚持突贯攻击教条,且一直存在盲目自大思想,认为日军还会重走老路,可以在七亘村展开第二次设伏。

  准确选择伏击区域。《孙子兵法·地形篇》称地形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判断敌情,掌握主动,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在日军武器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八路军要想取得伏击作战的胜利,能否选择有利的伏击地域,成为伏击战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七亘村位于太行山脉中段,是平定、昔阳、井陉三县的交界地带。该村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峡谷陡峭,道路奇险,素有“龙虎环抱”之称,为屯兵之要地。刘伯承曾亲自率队到七亘村附近勘察地形,经过对七亘村现地勘察和对情报的综合分析,选中了这个理想的伏击战场。因为这里地形十分有利,南北为高山,东西地形复杂,从测鱼镇到平定的道路,大部分在十米左右的土坎下面和深沟里面,且道路两边杂草丛生。这样的地形,有利于伏击一方抵近路边、埋伏部队。一旦发生战斗,行进在路上的日军很难展开战斗队形。战前,伏击部队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地形,将重机枪架在距道路约三十米的制高点上,将部队散布在距道路十多米至四、五十米不等且杂草丛生的土坎上。这种蹲在日军头顶往下打的地形优势,使部队未战已有了心理上的优势。事实证明,当八路军两次隐蔽在路两侧时,日军搜索部队都没有发觉,致使其大部队两次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八路军发动突然攻击时,将手榴弹投入日军行军队伍,并发动突然袭击,使日军不能发挥火力优势,四散奔逃。八路军则以较小代价,取得战斗的胜利。

  灵活使用战术战法。此次战斗规模虽小,却是用兵经典之作。其中战术战法设计精巧,值得学习之处甚多。孙子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刘伯承将其解释为:所谓“兵无常势”,就是说战争形势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又不是说战争捉摸不定、不可知,而是有它固有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人们能够而且必须在战争中认识和掌握其规律,驾驭它、利用它,才能无往而不胜。此次战斗,刘伯承攻心为上,利用日军心理及作战常识,巧用重叠设伏战术。为了迷惑日军,在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来收尸时,刘伯承令第772团主力佯装慌忙败退,造成八路军已被驱走的假象。通过实施战场欺骗诱敌误判,实现二次设伏企图。在战斗中,采取“挟其额,揪其尾,截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战法。其具体部署为:以第11连在七亘村以南,占领通向平定方向道路南侧阵地,切断日军辎重部队同前面步兵部队的联系;以第12连及团特务连一个排,占领第11连右侧至甲南峪间阵地,第12连正面突击日军辎重部队,团特务连另一个排阻击后退部队,以第9、第10连为营预备队。此次战斗中,违反常规、常法的战术以及为实现企图所实施的一系列行动,体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繁荣先进文化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职工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自觉,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鼓励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始终以党的初心为自己初心,以党的使命为自己使命,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 增强“三性” 推进工会资产工作创新发展

    深入推进工会资产工作创新发展,要始终保持、不断增强工会资产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围绕政治性这一工会组织的灵魂,始终坚持工会资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先进性这一工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把工会资产阵地建设好、管理好、监督好、使用好;围绕群众性这一工会组织的根本特点,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