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应有怎样的陆战观-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信息化战争应有怎样的陆战观

薛闫兴
2020-03-12 08:18:28  来源:解放军报

  引言

  随着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陆军作战编组模式逐步向模块化、积木式组合和任务式、联合化方向发展,作战能力逐渐向体系化、全域化、精确化、智能化迈进,必将引发陆军作战模式和作战指导的深刻变革。积极研究未来陆军作战模式和作战指导的新变化,探索未来作战对陆军的能力需求,从而牵引和带动陆军转型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达到以战领建、以建促战的目的是一项重要工作。

  融入联合的体系破击战

  未来陆军作战,不再仅仅是基于地面、凭借人力的“接触式”“剿杀战”或以杀伤性武器装备对敌方作战人员实施大规模杀伤的“歼灭战”,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未来陆军体系破击战是指在联合作战背景下,综合运用空、天、电、网、智等多维手段,重点对敌支撑作战体系的关键环节和要害目标,实施软杀伤和硬摧毁,削弱或瘫痪敌作战体系、政治体系、经济体系等功能,使敌无法继续维系支撑战争,从而迅速达成作战目的的作战模式,具有信息主导性、精确性、全维性、时效性、高效性、非对称性等特征。

  未来陆军实施融入联合的体系破击战,就要确立基于体系、服务体系,精准破袭、先机夺权的作战要求。未来陆军作战都是在体系支撑下的联合作战,首先,必须强化“大体系”的思维认同,要将联合作战植入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的体系中权衡利弊,把陆战场纳入到联合作战这个整体“神经网络”中去,融会贯通上接“脑”、下达“脚”、中抵“心”、左右延伸至“手”的神经网络,使构成陆战场的各要素融入到联合作战体系中去。其次,必须提升基于信息网络系统的精准战场感知能力和精确指挥控制能力,构建全域多维、全天候、全时段的侦察探测网络,完善分布式情报侦搜、处理、分发、共享、印证机制,以人机一体的智能化、自动化、精确化指挥控制系统为陆军作战行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指令。最后,必须强化多平台、多手段一体精确破袭的实力,在运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电磁炮、激光炮等武器实施硬摧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陆军部队融入联合的信息网络攻防、技术与战术攻防作战能力,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对敌作战体系实施软杀伤。

  基于能力的多维慑止战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未来陆军全域慑止战是指通过显示强大的战略力量和使用战略力量的决心,或通过速战速胜的有限使用武力,迫敌不想、不敢、不愿与我作战,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战”或“小战慑战”的目的。其具有行动空间范围的全域性、任务对象的多元性、力量运用的联合性、行动模式的多样性、指挥方式的精确性等特征。

  未来陆军实施基于能力的多维慑止战,就要坚持积极备战、以我为主、慑战结合、适度惩戒、速战决胜的作战要求,应优先采用应急前推部署、实战演练造势、先进武器慑控等手段实施警示性威慑;综合采取法理警告、应急布势、强化管控、严密封控等方式实施警戒性威慑;统筹运用信息战、火力战、特种战和心理战,以信息攻击、火力摧毁、小战速胜等手段实施惩戒性威慑,以非对称优势小战速胜惩戒对手,以小战止大战;着眼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整体致胜,实施速战速胜的“瘫体夺控”和“精打巧夺”,以打赢战争来全方位展示陆军作战实力,威慑对手。

  空地一体的精确火力战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全面跃升,其打击精度越来越高、射程越来越远、毁伤能力越来越强,未来陆军作战,必须摒弃“以人为主实施攻防”的传统惯性思维,采取火力主战的“非对称”“非接触”作战,以远程、精确、全方位的火力“攻城略地”。未来陆军精确火力战是指以陆军远程炮兵、陆航火力为主,在空军等军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支援下,对敌作战体系的要害目标实施空地一体精确打击,直接或间接达成作战目的的作战行动,具有反应迅速、毁伤精准、效费比高等特征。

  未来陆军实施空地一体的精确火力战,就要遵循信息主导、体系破击、精打要害、精准评估、高效保障的作战要求,坚持在“精”字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方面,必须提升陆军部队精确火力战支援保障能力,将导航定位、卫星监测、通信保障等空天力量,以及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支援力量和情报信息、引导打击、工程伪装防护、后装供给等保障力量纳入到精确火力打击的武器平台中,支援保障各火力单位顺利实施突防和快速精确打击。另一方面,必须灵活运用精确火力战战法,灵活采取基于指挥类目标的精确火力斩首、基于体系节点的精打破体、基于潜力目标的精确火力强击、基于运动目标的精确火力截击等战法,充分发挥陆军部队的火力优势,以对敌的高毁伤来获取作战效益,快速达成作战目的。

  灵活高效的全域机动战

  针对国家安全需求,陆军要实现“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的战略要求。未来陆军全域机动作战,是指陆军作战力量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在国土疆域、周边地区以及海外利益攸关地区的全域多维战场空间,以机动攻防为主要作战样式进行的立体机动作战。具有作战空间全域性、作战态势动态性、作战行动立体性、作战指挥高效性、作战保障精准性等特征。

  未来陆军实施灵活高效的全域机动战,就要遵循积极备战、主动塑造,全域响应、机动布势,体系支撑、集优聚能,立体攻防、速胜控局的作战要求。陆军部队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大规模快速跨区机动投送能力、多环境跨域融合能力和多方位跨界适应能力,以“全域慑战、陆域多能”的新型陆军形象,通过快速响应、远距离投送、多方式机动,跨越国土疆域全域多维战场空间,实施软硬一体信火打击、瘫体击要分割歼敌的立体机动攻防作战,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稳定周边地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撑。

  脑机融合的智能化作战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在作战领域的广泛运用,智能化、无人化、隐形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领域,战争的主导因素将逐渐从“谋略主导”“信息主导”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的“认知主导”转变,陆军作战模式也逐渐由“机械+信息”向“智能”转变,夺取和保持“制脑权”“制智权”逐步成为未来陆军作战的新趋向。未来陆军智能化作战是指依托脑机融合、高度智能的指挥信息系统,以智能化、无人化、隐形化武器装备为主,在多维空间领域实施的“人在回路外”的作战行动,具有作战平台无人化、作战行动自主化、作战体系重构化、作战方式灵巧化等鲜明特征。

  未来陆军实施脑机融合的智能化作战,首先就要树立“认知主导”的作战理念,打破常规“以指挥员为核心、以谋略为支撑”的指挥认知,强化以智能为中心的多力量、多单元、多要素融合认知思维能力,着力提升“智能+火力+防护力”的智能化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人与智能化系统的完美结合。其次,要全力构建“脑机融合”的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构建与海、空、天、电、网等多维战场实时共享、互补融合的全维战场感知体系,构建数据准确详实、存取方便快捷的陆军作战“大数据库”,大力提升以“云计算”为依托的自主识别、自主判断、自主决策、自主评估、精准计划、精确指控能力,延伸以栅格化信息网络为支撑的陆军智能化武器装备末端“神经触角”,构建覆盖陆战场全域空间的体系化控制网络,提升人脑智慧与人工智能的人机协作和协同能力。最后,应极力拓展“脑机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人机交互训练,提升人机之间、机器之间的“深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智能化武器装备和指挥控制系统在敌我识别、数据交换、指令交互、行动协调等功能方面基于数据、基于智能、基于体系的快速便捷性,从而使得陆战武器装备平台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行动于一体,使其能够自主适应陆战场环境和态势变化,进行自主化、无人化智能作战行动。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让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的新路子走深走实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不断推进“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的又一举措,为更专业、更高效化解劳动争议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 【热点思考】让失业保险更大力度保障疫情下的基本民生

    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就业稳定和基本民生是当务之急。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应设立和启动临时性、系统性的“失业保险应急计划”,以“快响应、救急难、兜底线”为指导原则,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积极作用。

  • 【前沿观察】社保发力稳就业重在精准执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企业想方设法自救,国家也及时释放一些暖企支持政策,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当属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这一举措既是对2008年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稳就业政策的延续,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取得抗疫胜利的重要保障。

  • 【工作研究】增强“三力”助推高校工会治理能力建设

    高校工会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益迫切。应大力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教职工思政引领力、职业竞争力、工作凝聚力,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党群零距离,美美与共校园文化生态,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