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是一个塑造人类更好未来的过程-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国际

战疫是一个塑造人类更好未来的过程

钱镇
2020-04-29 09:44:25  来源:光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令人感到沉重。长期以来,世界大战不再,冷战已经结束,享受着和平发展的红利,陶醉于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便利、好处,人们少了对风险的警惕和防范。一场疫情,敲响了警钟。

  生命是无价的。此次疫情,危害巨大。疫情暴发后,全球上百万人被感染,十多万人遇难,惨烈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失去亲友,给更多人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人是社会的动物,保持社交距离,退回家庭,使友人欢聚成为奢望;外出打工是许多穷人赖以谋生的手段,这条路一断,生活变得艰难;发达的经济,有赖于开放和交流,疫情的威胁,造成了两难;世界各国,原本依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全球产业链,如今受到重创;生活离不开财富的创造,种粮种菜、铺路架桥这类生产活动也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国家,本已面临不少困难,如今雪上加霜,难免顾此失彼,疫情与次生灾难叠加,困难可想而知;危险面前,有人为求自保,歧视对待特定行业、地区或国家的人,让人与人之间出现裂痕;大难当头,有人急于转嫁矛盾,歪曲事实,兴师问罪,煽动仇恨,给国与国的合作制造障碍;种族主义、民粹主义趁机兴风作浪,给人类社会的未来蒙上阴影。我们正面临一场深刻危机。

  祸福两相依。严峻的挑战能促进发展方向的调整、制度变革的决心、日常习俗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反思,催化器物、体制、习俗和观念四个方面的重大变革。

  社会需求是科研和生产的强大推动力。疫情肆虐,刺激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完善和推广,不断出现新的令人鼓舞的突破,包括红外感应检测、检验病毒试剂、空气过滤设备、防病抗病新药等等。疫情袭来,日常用品的重要性凸显,奢侈品的生产萎缩,连制造武器的企业也转而生产医疗设备了。社会生产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调整,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相信这一趋势不会随着疫情的消失而消失。

  一些社会服务过去离不开人与人接触,现在高科技可以大显身手。机器人、无人机、电子商务各显神通,有效地减少人与人接触导致的疫情传染。它将能促使这样一个社会的来临: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更多地从事智力劳动、创造性工作,尽可能多地从危险、简单、体力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现代国家治理大致有两种取向。一种强调治理的效力,一种强调权力的透明、监督和制约。严格地讲,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是现实政治实践中,往往厚此薄彼。疫情暴发时,一些国家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对策不同,甚至相反,如果两者分属不同党派,体现尤其明显。缺乏统一协调的政策减弱了应对危机的效力。福山担心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虽有自由民主却治理低效的现象如今在西方国家也暴露出来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相信未来治理效力能更被重视,政治体制中这一结构性问题能更好地破解。

  疫情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不少国家或地区疫情恶化与准备不足、力量不够有关。可是,为了防范意外事件事先消耗过多社会资源作准备又显得不经济,所以各国要及时分享信息、有效调配资源、联手技术攻关。因此,国家间、地区间的支持与合作和国际组织的能力建设尤为重要。这方面的积极变化也是可以期待的。

  生活方式是有惯性的。为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很早就有错峰上下班、居家网上办公等建议。居家工作不仅可行,也更人性化,可以解决家庭与工作顾此失彼的困境。人们赞同这一理念,但少有具体实践。疫情发生后,人们发现,网上办公、网络授课、网上开会甚至远程会诊都是可行的。积累了经验、开发了技术后,一些变化会沉淀下来,常态化。

  实践表明,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防范疾病,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的习惯不难养成,聚餐用公筷、不吃野生动物等文明习惯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遵守。过多的垃圾,包括难以降解的塑料让地球不堪重负,会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等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意义重大。相信受疫情重创能让更多人警醒,能更用心地保护生态,呵护家园,对子孙后代负责。

  有的问题,源于人们虽然知道对与错、好与坏,但习俗难改。有的问题,则与价值观有关。有些国家疫情严重,部分原因是民众一味强调个人自由,违反政府保持社交距离的禁令。如果个人自由伤害到集体利益,难道不是应该适当约束吗?有的国家疫情恶化,是因为决策者担心影响经济发展,对是否采取更严格的防范措施犹豫不决。当经济发展与人的健康发生冲突时,不是应该更多考虑人的生命安全吗?世界人口在增长,地球资源在减少,有的动植物甚至在消失,人类不是更应该与各种生灵平等相处,通过保护自然、保持动植物来维护幸福生活吗?此上种种,都涉及价值观念。疫情会促使人们反思,反思能带来变化。

  疫情过后,未来社会会是什么样,能不能变得更好?答案是开放的。未来社会不是给定的,而是在我们的手中生成的,它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智慧、视野和胸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

  • 专家提出可设立劳动者无薪休假制度

    受疫情影响,“带薪休假”给一些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相关律师、专家认为,为缓解疫情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时回应劳动者合理期待,可修订《劳动法》纳入劳动者无薪休假权的相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既给企业减负又保就业。

  •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复工复产“压舱石”

    如何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牛鼻子”,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处理疫情期间及后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通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取得战“疫”胜利。

  • 【问题探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会数据资产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会有必要及时参与新型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建立工会数字社区,培育数据挖掘能力,确立工会完整的数据资产体系,从而有效保护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数据资产权利。

访谈

文献

  • 中共七大幕后珍闻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距今已整整75年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时隔75年,透过那些流传下来的珍贵记忆,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