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推动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科技

创新设计推动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转变

陈汗青
2020-06-01 10:08:07  来源:福建日报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延伸,创新设计正成为我国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

  如今,以万物互联为核心的边缘式大数据处理,推动更多设备更新为可控终端,并呈爆发性增长。伴随人工智能、图像声音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应用的完善,现在包括PC端、智能移动终端在内的任何“物”都可升级为有语境感知、环境感知等功能的“人”“物”互联,网络将拥有数万亿的连接节点,于年内连接到网络的无线设备数将逾500亿台,正在刺激生产端以工业4.0为目标,将用、购、造、销、物流各环节数据壁垒打通、自由共享、精准高效营运……促使众多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形成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产业、智能家居、智慧街区、智慧城市、智慧农场等新型业态。

  恰同人们疫情时期所见:万物互联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感染病毒的风险,节省了资源成本,增强了客户体验,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较好解决了个人隐私数据的问题。仅全球智能家居连接设备市场,2022年将达到9.397亿台。这将为包括福建在内的我国人民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抗疫器具、华为产品,到高空航天、深海潜水、阿里平台……处处可见中国创新设计的身影,展现中国制造高效、安全、人性化、高质量的风采。

  基于万物互联的创新设计特征

  当前,万物互联正在成为创新设计最有价值的资源和基础,亦推动创新设计换挡、提速、升级,表现出以下的显著特征。

  一是“人人可参与创新设计”。万物互联、共创分享的大数据平台成为实现“大众参与,万众创新”的有效方式。与日俱增的个性化需求则刺激更多人从品头论足融入设计创新。当今人们唯有以主动思考、延展自己的工作方式,贡献不同侧面、不同面貌的设计创意,为社会或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才能从“谋生”升级到“创造”,形成“各显其能”、人人可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奉献设计创意的生动局面。

  二是“可随时参与创新设计”。基于万物互联的创新设计,高效敏捷、平台大、赋能强、成果丰富、与时俱进(类似“鹿班智能设计平台”),且能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网络,在有限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设计方案。今后所有富有进取心的人们将不断累积个人长处,优化发展基因,刷新创造价值的水平。

  三是“可处处参与创新设计”。“万物互联”“大开放”促进全球智慧设计,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设计师也可随处协同“大众创新”进行设计,甚至在未来通过互联网搭建基础完善的“超级互联平台”、利用行业多向细分、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将整个社会带入价值创造的大循环,以创新设计体现无处不在的无言服务。

  四是“跨界参与创新设计”。“万物互联”为重组资源、重组知识结构,跨界融合迎来新的增长点。创新设计将对用户、服务、生态等重新思考,融入以绿色、智能、协同、和谐为特征的系统设计模式。没有学科限制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全球的创新设计趋势。“风马牛不相及”理论已经落伍。引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而不被毁灭的智慧,必然依赖于科学、艺术、设计的共生与融合。

  创新设计是我国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

  我们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设计领域自主创新薄弱,在规模、质量、结构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尚在起步。创新设计正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

  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创新设计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面向知识网络时代科技人文与服务模式、产业模式的系统性集成。笔者认为,创新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设计的核心要素,创新设计已成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世界正由过去谁控制技术、质量,谁就控制市场,逐步向谁控制创新设计,谁就控制市场的方向发展。创新设计是国际上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领域。建立以创新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设计学科存在、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要重视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面向国际化、信息化。今天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创新设计的竞争、创新设计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又可称为“创新的世纪”“设计导向的世纪”。

  当今时代,我国要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在创新设计上激流勇进于创新创造的前沿,取得领跑优势,使我国发展成“创新设计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与设计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设计正成为新时代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新动力。

  去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指出:“设计能力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能够为产品植入更高品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能够综合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够推动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助力解决“设计能力不足”、设计基础研究与数据积累、设计工具与方法、设计人才培养、试验验证以及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短板领域的“瓶颈问题”,强调通过制定国家创新设计战略政策与路线图,构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框架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构建多样化创新设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与环境建设,建立创新设计评价体系,发挥企业在创新设计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设计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等专项行动,以集聚创新设计人才,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活力。由此,借助万物互联背景下的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强势赋能,以设计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相关领域的设计发展带动新理念和新方法推广普及,以重点突破和试点示范带动设计能力全面提升。“计划”提出用4年左右时间,“实现原创设计突破”,“创建10个左右以设计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发展壮大200家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100个左右制造业设计培训基地”,促进各行业领域的设计创新和经济增值;进而“提升设计水平和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至2030年使我国成为世界设计创新强国。

  创新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汇聚亿万人的智慧与力量,使政、产、学、研、媒、用、金七大方面共同推进。持续推动中国创新的发展,是一个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为此,要把握新时代的创新设计特征,把握创新设计的思想、理论、队伍与平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创新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建设。

  (作者为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率 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职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工作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

    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热点思考】关于工会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思考

    应站在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促进国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

  • 【问题探讨】发挥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的“安全阀”作用

    员工申诉处理机制是解决劳动争议、有效预防劳动关系冲突的机制,被称为“安全阀”,起到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作用。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用协商而不是企业单决的方式处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这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员工的意愿。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