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话语建构-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话语建构

何毅亭
2020-10-28 08:51:22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话语建构必须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社会主义立场,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话语体系“特”在哪里呢?“特”就“特”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特”就“特”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正是这一条把中国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话语体系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当前,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将西方话语植入中国,用西方学术解读中国实践,企图让我们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而我们有些人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的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宗教文化为什么不能拿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这是必须高度警惕和重视的。其实,西方话语根植于西方样本,绝不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性,也会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之中。今天,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这是我们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语体系的最大底气。

  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国话语建构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代言,发出人民的心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话语主导权也不例外,必须维护人民利益,必须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也没有纯而又纯的学术话语,不论研究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选择的研究主题,他提出的问题,他选取的材料,他选择的学术框架,他使用的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立场、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开口说话,价值立场就注入了,就这样那样地显示出来了。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是真正的主人,资本逻辑是社会的主导逻辑,资产阶级学者是代表“资本”的利益,为“资本”代言的。在中国,“人民”是真正的主人,代表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利益所在,为人民著书立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所系。在极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选择中,在资本和人民的利益关系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自觉选择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做学问,替人民发声,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话语建构必须站稳中国立场,提升中国话语的主体性、原创性,把牢中国道路的解释权、涉及中国议题的话语权。中国话语建构,关乎国家的文化主权、道德高地,关乎民族的文化安全、精神独立,关乎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今天,多元话语体系在国际舞台竞相绽放、激烈博弈,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得不成样子,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有的整天乱哄哄的。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这些国家就是典型!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用西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来讲述中国故事,符合西方标准就是现代的就是好的,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就是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是毫无道理的,其后果不堪设想。世界五彩斑斓,西方代替不了缤纷的世界。按照西方学术、西方话语塑造整个世界,这是西方力量所不及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发展了中国理论,也一定能建构成熟的话语体系。

  中国是一个走向复兴的开放中国,中国话语建构必须站稳人类立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话语体系重构,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话语逐步确立了在全球的统治地位,主导了全球性议题的解释权、话语权。比如:关于民主政治的未来走向,“历史终结论”一度占据了绝对话语权;关于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曾长期掌握主导性话语权;关于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西方中心论”迄今依然占有很大的话语空间;关于两种制度的竞争博弈,“世界趋同论”一度甚嚣尘上;关于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现代化=西方化”曾长期被奉为公理。事实表明,西方世界的话语权更多的是建立在力量之上。这种由绝对力量支撑起来的话语权力,终将随着西方世界绝对力量的起伏而波动,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不推进全球话语体系的重构,就不可能走向全球正义的新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立场上,提出了诸多体现中国智慧的标识性概念、标识性范畴,为全球话语体系重构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比如:中国倡导正确义利观,反对丛林法则、零和博弈;倡导全球治理观,反对一方主导、几方共治;倡导新发展观,反对梯度发展逻辑;倡导新安全观,反对结盟对抗、排他性安全观;倡导新文明观,反对文明优越、文明冲突;倡导义利兼顾的信任观,反对肆意退群、肆意废约;倡导“自主选择”的制度观,反对制度输出、颜色革命;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普世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反对干涉内政、强权政治;倡导新型大国关系,反对国强必霸、修昔底德陷阱;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依附体系、中心—边缘结构;等等。这些标识性话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深刻改变了国际话语的传统格局,西方诸多标识性话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解释危机,其统治力、解释力、话语权大为衰减,世界舞台从此不再只有一个声音。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眼睛朝向人类最先进的方面,脚踏中国最坚实的大地,中华民族有信心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的话语创造有信心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坚定信心、砥砺前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积极为中国话语建构和传播贡献智慧、贡献力量,让中国声音响彻世界。

  (本文系作者在第三届“中国话语高端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