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科技熔铸思想人文新高地-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今日关注

以内容科技熔铸思想人文新高地

操慧
2020-11-25 08:19:08  来源:成都日报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描述中,指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这是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由国家战略层面部署及发挥社会效能的进阶要求,也是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宏观导向与实施目标。

  高质量发展

  对于媒体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它意味着一是自身能够提供优质内容和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受众和社会能够从中受益,无论是物质层受惠还是精神层获益

  自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至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来,六年间,我国媒体在技术、内容、体制机制、人才等方面大力推进融合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渐现雏形;大量充满创意的新媒体产品不断涌现,它们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服务社会提供了强大助力和精神动力;同时,它们自身也在此过程中逐步更新理念、再造流程、升级业态、创造产能,在重构媒介、技术与人文的文化实践中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何谓高质量?从静态界定,就是品质优,提供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从动态界定,就是科学配置资源,能够内外均衡和谐相生,即实现普惠而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媒体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它意味着一是自身能够提供优质内容和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受众和社会能够从中受益,无论是物质层受惠还是精神层获益。在此传受互动意义上看,深度融合作为技术、平台、渠道、机制、人才等互动发展的变量,就是推进媒体转向高质量进阶的巨大动力和时代必然。

  它既是动因,亦是动向和趋势。它不仅要把相关要素连接在一起,还要优化配置,实现最大化的利益回报和构建最大共意的价值认同。与浅表形式上的“包容”“结合”不同,“深度融合”强调的是由外入内、由表及里的无缝对接,是各连接要素互动互构的一体化有机体,它旨在构建由“容”入“融”的“合”“和”境界及创新自觉——这是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竞争力的内涵,也是我们探索数字信息社会化服务,以内容科技熔铸思想人文新高地的高质量发展策略选择。这是“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的重点,也是置身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生态中的媒体社会责任因应。

  回望六年间我国媒体进行的各类融合实践,无论是主动迎击还是被动应对,我们在体验和享用媒体融合的成果中均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媒体”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迁;我们也在工作与生活应用中见证与验证了媒体依托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的多重效能变现。沿着当今全球网络社会的步履,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在网络化和新媒体化的转型中日益全面、深度地参与进社会建设的各领域、各层级、各环节中,也因之,重视媒体、善用媒体、育化媒体素养也逐步构建起了社会共识。这是从理念到实务,从专业到通识,媒体由数量上的“增容”到品质建设上的“合”“和”的“融轨迹”,这本身就是融合走向深度、因应深度、创新深度的人类智慧拓展的表征。在此进程中,“合”与“和”的互动及互构,会催化发展的科学配置,也会成就其多维满足社群共意的功能萃化,进而形塑为一种可以引发人类思想人文对话和认同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这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文化责任与时代使命,由此也就扩展与延伸了我们对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内容为基的视界与着力点。

  内容为王

  在快速、及时、便捷的信息获取与通俗、轻松、感性的娱乐消费的背后,仍无法掩盖人们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和对过于追求感官体验的同质化表达形态的质疑

  提及内容为王,似乎是对传统主流媒体参与融合发展的比较优势的概括,在新型媒体兴起及社交化传播异军突起后,内容被移动化、可视化、碎片化分解,以事实和公信力制胜的传统主流媒体面临商业化平台媒体与自媒体参与竞争的挑战。新闻反转、舆情倒逼、娱乐互动、公益众筹、云直播、网络带货……传统媒体的边界被打破,媒体传播的内容与形态被突破,比之以往的思维条框,新兴媒体在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层面双驱动,它们依靠新技术有效激发了大众的参与能动,将内容从报道资源变为强大的利益诉求的关系连接,逐步实现社会广泛的沟通与对话,进而确立自身的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同。

  可以说,媒体与技术融合催生的新媒体,以及在社会传播与认知中构建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变局,也开辟了“小而美”“活而鲜”的新局。这是媒体深度融合转入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使然。

  审思当下媒体融合中的壁垒与喧哗,我们不难发现,在快速、及时、便捷的信息获取与通俗、轻松、感性的娱乐消费的背后,仍无法掩盖人们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和对过于追求感官体验的同质化表达形态的质疑。若用信息过载、社交过度、观点过剩等来描绘当下的“融合之困”,那么细究其中的原理,我们则可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将之归结为在精神归属上缺乏某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游离”,表现为形式重于内容,数据/工具重于人文。

  换言之,即我们的媒介融合亟待回归价值理性,我们的媒体融合亟须深入生活,做实内容,善用科技,人文引领,具化“三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如此,我们方能走出唯技术化、形式化或内容“三俗化”、观点历史虚无化、表达空泛化等媒体融合之误区,消减流量至上、商业逐利第一等媒体融合之困惑,从而熔铸思想人文新高地,以中国故事分享奋斗精彩、人生感悟,以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共构全球命运共同体。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