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国:用生命的整体观攻克慢性病-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访谈

孙兴国:用生命的整体观攻克慢性病

卞文超
2019-10-12 15:35:38  来源:大众日报

  美国逐梦18载

  初心源自朴素的故乡

  2013年起,孙兴国回国全职在阜外医院工作。他是中国体育总局46名指导医学专家之一,在中国载人航天的16名指导医学专家中,他是唯一的整体和心肺运动专家。

  在此之前,孙兴国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完成博士后并任教授工作18年,兼任海内外多所院校的名誉、客座、访问教授和医院的学术院长。经过在UCLA的全身心思考,他完成了深度探索研究。

  要创立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抱着明确目标走出家乡,在美国的18年,为了尽快完成预定目标,孙兴国没有休过任何假期和周末,更没回国探亲。惜时如金,严格的自律,是为了充分利用好国外的科研资源。

  从事科研,孙兴国有一项原则铁律:虽然深入探索的大多数时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但是中国人独创的理论,必须首先以中文在中国全文发表。五年内,相关内容英文只发摘要,以免产生中美知识产权之争。对一位学者而言,这意味着宁可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也要保全那颗赤子初心。

  记:这套新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

  孙:有这方面的影响。我最初受到启发,是源自老家朴素的健康观念。

  我出生在青州的农村,在我小时候,冬天的早上很冷,出门上学之前,奶奶总会让我早饭喝一碗姜汤,生姜切碎煮水加面。姜不是药,但它活化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这让我不怕冷,一个冬天几乎都不感冒。偶尔,我们兄弟姐妹如果谁感冒了,无论春夏秋冬,奶奶一定要我们几个晚饭每人喝姜汤后,再奖励几碗红枣红糖姜水,然后尽快上炕盖被睡觉,第二天一早醒来满身大汗,神清气爽,感冒好了。

  我的奶奶活到一百多岁无疾而终。从她那里我开始体会,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理念和朴素的中医药治理念。从人的整体的机能、整体的免疫力、整体的健康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说,你感冒发烧了,我让你吃上降温药、抗生素和各种对症药物;心脏出现问题,我给你药物,外科手术打开胸腔看看或者放个支架这样修一修,这些是现代西医的逻辑。

  建立在生理学系统论、器官论和疾病论基础上的现代西医,习惯于把人大卸八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国学和中医恰恰相反,总是要从发病相关的别的地方找原因。比如,通过食物、天然药物、经络和针灸等治愈诸多疾病,这就是从整体上对人体作出判断。

  记:中医的整体观,是不是源自于国学?国学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人与自然相呼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孙:是的!人体其实是智慧的,自身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掌握平衡,平衡被打破了就产生了疾病,要回复到平衡中去,实现康复。前面说过,我们对整体的医学知识,知之甚少,这方面的规律现代医学还远远没有破解。人体是有自愈性的,自愈性具有其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性,对疾病、特别是慢性病自愈的机制应当透彻地研究,才能真正应用于慢性病的防治康养。

  记:西医的发展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仅仅通过药物、手术来解决健康问题,未免显得简单粗暴。

  孙:西医注重治,而中医注重防(养)。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已经提出注重养生和保健。中医以人的健康长寿为目标,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一门重养生和保健的健康医学。中医重养生,以自我调理为主,不过分依赖药物,并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记:今天,过度医疗的问题让人警醒。尤其是在生命的末端,把人体当作物理化学反应的试验场,几乎毫无尊严可言。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过度医疗,更注重生命质量。

  孙:人走到生命的末端,很多是从急诊抢救、ICU重症监护室度过。虽然我考入大学医学院,学习的是西医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从事心肺脑复苏、ICU临床实践中我认识到,高级生命支持的人体功能调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此开始质疑西医人体生理学和医学的系统论、器官论和疾病论,提出非常原始的心肺代谢一体化调控理念。

  我的这一想法曾经被许多老师认为是钻牛角尖,但却得到北大生理学王志均教授和系统论创立者钱学森院士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医生,如果将来理解掌握了正确新理论,一些传统意义上无法攻克的慢性病病人,就有可能被治愈。这也是新理论正确的实证方法。所以,我才决定选择美国的导师和实验室出国完成新理论。

  记: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套新理论并不是中医和西医分庭抗礼的产物,而是基于医者对现状整体的反思,希望使生理学医学未来的走向从局部回到整体?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再用现代医学最前沿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实证,这对系统生理学论述的调节方式,是不是意味着颠覆和挑战?

  孙:我越来越感觉到,必须有人要敢于去综合现有的理论和事实,即使有些理论和事实是第二手或不完善的资料,也要敢于承担使自己成为蠢人的危险。否则,医生永远不能探索到生命本质。

  我在2015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目前历史的钟摆,正远离整合生理学,使整个年轻一代的生理学家基本上对此毫无所知。毫无疑问,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钟摆终将从目前的这种错误状态摆回去,找到更佳的平衡”。

  这套新理论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

  在我去美国之前,王志均和钱学森院士曾经提醒我:新理论体系构建需潜心研究30至50年才有可能完成,之后还需50到100年才能被社会和大众所广泛接受。现在看来,到2015年正式完成新理论体系时,我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30年,并将继续坚持走下去。

  “健康中国”建设者

  提供慢性病一站式解决方案

  孙兴国将创新的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通过科学方法对心肺运动、睡眠、心电等人体功能信息统一质控、统读、统判,建立起慢性病有效诊疗中央平台。

  孙兴国是这项健康事业的创意、倡导与实践者,目标是预防和治愈各种慢性疾病。经过心肺运动试验制定个体化精准运动强度,出具营养、睡眠、运动和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从而使患者异常指标自然恢复转归健康。在北京阜外医院,这种新的慢性病整体解决方案,正由孙兴国团队倡导和实施。

  工作之余,孙兴国热衷科普,借助一切机会,普及正确的生活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正是他专业之外感染力的来源。

  在济南度过的周末,孙兴国坚持早晚两次健身。从大厦30余层楼梯走下出发,步行经黑虎泉,一直走到大明湖,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这个城市久别的风景。在忙碌的节奏中维护着身心的平衡,用最前沿的生命医学科研,进行慢性病防治康养一体化的健康有效管理,服务于中国人的健康——他保持着饱满的精神和体力,全身心投入其中乐此不疲。

  记: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的理解,不再是以治病为中心,而是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您追求的科研目标,恰好和这一理念相吻合。

  孙:“病非人体素有之物,既能得之,必能除之。言病不能治者,未得其术也”。很多慢性病不是不能治愈的,恐怕是走以前不正确的老路子,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而已。

  人每天进行十万次心跳,上万次呼吸,一日三餐,睡眠觉醒,人体功能各有其自然规律,心跳和呼吸等都不需要人的意识的参与。人体的基本调节方式是以呼吸、循环、代谢为主体,在神经体液的整体调控下,有消化、泌尿、神经、运动、睡眠等所有系统参与配合的整体整合一体化调节与控制。

  慢性病的发病并不仅仅是因为某一个器官坏了,而是因为整体的调节出了问题,失去了平衡而在某个或者某些方面表现出异常。这就好比一部车子,火花塞堵了有可能是油路的问题,你只去更换火花塞不管油路,还是会堵,旧病还是会犯。把人体失掉的平衡,从整体上调回来,使人回到真正健康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记:现在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慢性病发生之初有什么信号?怎样防患于未然?

  孙:现在,特别是近三四十年,医学、科学、药学和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但同时在中国出现的各种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爆发性递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方向对吗?2018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人,高血压患者已达2.7亿人,糖尿病患者已达1.98亿人。每年有800万中国人死于各种慢性病,其中300万为过早死亡。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譬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源头。现代西方医学的误区是各种疾病诊疗指南——血糖高就降糖,血脂高就降血脂,血压高就降血压,机体出现癌细胞就去杀、抗、抑。这种原则下的现代医疗体系,对于慢性病基本上是终生服药,停药就反弹,其实质就是“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血糖、脂压、尿酸、体重异常等慢性病,并不是简单的营养过剩或者糖脂蛋白质等能量物质过量,而是“热量过剩型营养不良综合征”。血糖脂压过高的异常,仅仅是人体整体机能调控中的“代偿”反应的表现,而本质上是此人部分系统、脏器和组织的全部或者局部、绝对意义上的“缺”,实际上是营养不良或者相对的营养供需不平衡。

  慢性病中的虚弱病症、慢性肿瘤等,本质都是全身或者局部的“热量不足型营养不良综合征”。从细胞代谢生物学角度判断,所有慢性病的本质都是营养不良。

  在整体医学生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这些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机制都是相通的。我们并不是都要抛弃西医现有的治疗方案。当指标严重偏离正常,健康面临极大的危险时,当然要以控指标为第一要务。但要实现“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甚至实现“机体带癌生存、癌细胞的转化”,需要从彻底扭转理念入手。

  记:在北京阜外医院,我们怎样去对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孙:用新理论指导,我们已经对百余位典型多高、肥胖等慢性病人,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进行客观定量整体功能评估,指导制定个体化精准强度运动,动静和身心相结合制定出整体整合方案,进行吃喝拉撒睡的全面管理。

  这期间通过以人体功能学指标的连续动态变化监测,指导制定运动频次,全方位、全时程、全生命周期,对异常指标进行安全有效的时空管控。

  近20例病人在进行了90到100天强化整体管理后,无一例外,不仅全部实现了各异常指标的有效管控,而且减药停药三周以上无明显反弹。另外近80例,只是进行了少于30天的短期强化整体管理,也基本实现了异常指标的有效管控和部分减药,但均没有停药。

  我们的所有病人,一直被本人随访和按需远程功能指标监测的非强化管控中,通过相对弱化整体管理全部维持了原来异常指标的基本正常。

  记:也就是说,这种健康管理是一个科学检测、动态管理的过程?

  孙:是的,疾病和健康是随时间、空间和环境动态变化而变化的。恢复了健康的患者,随后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还必须终生坚持强化治疗期间的正确生活理念、方式,通过慢性病防治康养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才能够保证疾病不再发生的预防目的,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得病轻、得病后治疗痊愈快、长命百岁无疾而终的整体健康目标。

  记:中医以自我调理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西医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实证辨伪。用生命的整体观攻克慢性病,是不是在尝试取两者的长处?

  孙:我认为,医学工作者应该不分中西。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我们都应该为战胜在中国爆发的这些慢性疾病而努力。

  真诚希望大家摒弃狭隘的利益和专业立场,共同探索、摸索,对目前难以治愈的这些慢性病,寻找一些有效诊疗的落地模式、执行方式和实施办法。我们最近的临床医疗实践表明,将学科性质相似的专科融合在一起,或针对同一器官的不同治疗手段的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开阔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视野,同时也使医师更透彻地理解疾病和生命,为患者找到最佳的防治方案。

  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健康事业发展道路上,我们中国人应当有充足的文化自信,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拥抱更健康的中国,最终实现世界水平的引领。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法定标准更精细,工伤认定才更精准

    在工伤认定的标准中,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三要素”,三个要素看似简单明了,然而在实践中却容易产生争议。尤其是随着用工形态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方式、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更加灵活,给工伤认定带来挑战。事实上,工伤认定难,问题并非出在认定本身,其和劳动关系认定的交叉,极大地加剧了认定难。特别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规定得不够细致,顶层设计不明确,导致基层人社部门和法院之间分歧不断,进而影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 提高工会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工会宣传思想工作是党赋予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重要任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精神支柱、舆论力量、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刻认识工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职工队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党的特定历史阶段任务及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根本手段。围绕产业工人建设改革目标,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学思践悟

    工会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事关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以及中国工会发展的未来。要进一步扎实工作,久久为功,取得全面从严治党的更大战略性成果,为工会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